额叶脑膜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慢思考,让你一眼看透问题的本质
TUhjnbcbe - 2023/10/13 18:26:00

大脑什么时候拥有最高的效率?到底什么在阻碍着大脑的能力?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深度思考?如何让自己真正进入深度思考的状态?作为一个纯粹的务虚者,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这是小务虚一直试图突破的,因为你会发现,不管你学习多少学习法,最终能真正改变你的,几乎没有,到底问题出在哪?

反本能:走路买菜

某天周末,出去买菜,家离市场米左右,小务虚第一反应是踩单车,动物脑想要快,我想:“为什么反本能,走走路?”,决定走路,

慢下来后,形成对比,我才知道,原来买菜也是我想逃离的场景:

它意味着我无法从这样的场景中升发出来感恩之情,或喜悦;意味着这样的场景无法像创作一样,为我带来多巴胺快感,因此它是我想要逃离的;因此当我处在这样的场景时,我想要“快”,一旦慢下来,它就会通过一股焦虑情绪来让我着急与逃离。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本能会自动化的想要“快”。

而快导致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我更无法从容地感知!

“慢”下来后,一切变了!我的感知开始发展:

当我提着这些“负重”,走几百米时,我开始冒汗,手酸,我开始觉察到辛苦,这就是“苦行”;而我此时知道,正是这些苦行能够让我有美味的食物,真正让我内心平静的行为;如果不是我自己做,那么将有互补的共同体的他人来完成;因此我感恩这次觉察,感恩“简”的生活,感恩共同体;这就是“慢”思维,而它可以帮我们实现反本能遮蔽。

动物脑“快”VS前额叶“慢”

质疑法全面存在我最近的作业中,不管是读书还是生活,我说正是它使得我能够跳出动物脑的遮蔽。

在《当下的不确定性意识》作业中,我说我通过在每一个当下产生不确定性的意识来让自己产生追问,从而来实际突破,当时对质疑法还无法细致解开;

最近觉察得较细,因此,今天来尝试解剖一下,我们什么时候是处在“被遮蔽中”,什么时候“已经跳出来”。

由于意识的速度实在是太快,它是毫秒级的,假如动物脑毫秒的话,那么前额叶大概要毫秒才反应过来,在日常生活里面,动物脑同时可以应对非常多事情,但是我们的前额叶在每一个瞬间,只能去跟一件事情,而它在默认情况下,首先就被动物脑控制着去跟那件在当下“情绪”最大最重要的事情。

动物脑与前额叶的这个特征,是处理反遮蔽的核心关键点:

动物脑快,自动化;前额叶慢;动物脑同时并行,形成多个潜意识;前额叶单线程,一个显意识,编码时的主意识;自动化的代名前额叶首先被动物脑控制着去处理那件在当下“情绪”最大最重要的事情;因此,我们的显意识如何才能意识到自己在遮蔽中,还是在遮蔽外?

即我们什么时候是旁观者,什么时候是局中人?

走路买菜事件中,我走到楼下时,第一自发本能是准备去踩单车,但是我当时闪过一个最近常编码的概念“慢”与“对立面”:“为什么不走走路,让自己慢下来?”。

于是我走路去买菜,并且整个过程边觉察边记录。

我在事后回顾这个过程时,我无法很清晰的感知当时的感受!

即使我当时也编码了,但是我在事后回顾时,却无法清晰的感知那时的情绪。

可见,我当时在用手机记录的时候,也是在动物脑里面,显意识没有对它进行有效的存储编码,因为我没有足够“慢”,即使我已经处在对立面,但是前额叶依旧被占用着,因为当时走在路上提着重物时,还有大量其它信息量在不断地干扰着我,导致我在显意识层面对情绪记忆不清晰。

于是,小务虚写到这里时,我停下来去查阅了当时的实时记录:“当我提着这些“负重”时,走几百米时,我开始冒汗,手酸,我开始觉察到辛苦”。

这就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的区别!

实际上,动物脑的潜意识,在最开始选择踩单车时,除了要快,它在潜意识层面也知道上面的这个“负重”情绪,因此,它在情绪上,自动化的想要“踩单车”。

足够“慢”,慢到前额叶没被占用!

我逆动物脑而行,就进入了动物脑在潜意识层面知道的“害怕”的那些东西:

也就是,强制让自己处在动物脑“想要的”对立面;并且,当我足够慢,足够细致时,我就能调动前额叶的显意识来跟进“潜意识”层面的这些“害怕”;于是就可以对它们进行编码,把潜意识显意识化。这里的三个核心是:

进入“对立面”引发情绪;足够慢,慢到没有其他情绪来占用前额叶;于是前额叶可以去仔细地跟进各个潜意识层面的害怕,以及害怕背后的念头;于是,当前额叶没有被动物脑占用时,就可以针对每一个潜意识进行编码,这一定是慢才能够达到的效果,并且要足够慢。

这就是“苦行”与对立面的真相,当你处在“对立面”时,如果你在里面时,你就会不自觉地想要“快”,快是逃离感的体现,它意味着你无法享受当下。

慢是为了进入对立面的焦虑感

让自己进入对立面,我们就一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而这些情绪本质上都是同一回事,都是“想要就会害怕得不到”的情绪,正是这些情绪,严重的扰乱着我们。

因此,让自己“进入对立面”,核心就是要解决这些情绪,而要解决它们,得先感知到它们,其次才能知道引发的念头是什么。

而这些负面情绪都一些普遍的特征,那就是它表达为我们做事情时想要“快”与并且焦虑不安。

比如洗碗,现在家里的碗天天是我洗的,它几乎成了我修行与觉察最大的灵感源泉,于是,我越洗越“慢”,或者反过来说,洗得没有以前那么快或者焦虑了。

这种进步,不是通过1-2次就完成的,而是通过长期的觉察,对比,编码以及最终的内化达成的。

而总体的原则就是慢,我现在已经到了,即使我不带着觉察,我也不会很仓促或者快。

而且,这种状态是通的,几乎跟我所有其他生活模式是通的,洗碗境界的提升,跟我创作境界,陪橙子境界,也是完全成正比的。

比如,洗碗的时候,你天天通过主动意识让自己“慢”下来,此时,你的潜意识的负面情绪就会出现,如果你带着觉察,你就可以感知这股一直以来不被感知到的“潜意识”,把它显意识化,并且对它进行有目的的重新编码。

比如我在以前文章中提到过的“洗茶具”时的感恩编码。

这个过程的斗争持续如此之久,因此,即使我现在喝完茶,我意识到我也有一股拖拉不想洗的情绪,跟我接送橙子的状态一致。

而这些所谓的逃离,快,仓促与焦虑情绪只有当我们处在对立面,并且带着觉察时,才有可能形成对它的编码。

中断情绪:“自我中断”与“被中断”

再比如,我此时创作这篇文章,以结果与物质为目的的动物脑,它永远想要快,这是所有人的正常状态:

你一定是想要赶快创作完的,然后赶快发布;你打卡反思时一定也想要快;你读这篇文章或者读书时,一定也想要快点读完;但是我经常特意让自己慢下来,慢到可以让99.99%的人抓狂的境界,慢到我有足够的时间琢磨每一个小细节。

处在这个状态下时,你就会发现,有一股力量一直会在背后推着你,它就是动物脑的“想要”情绪所导致的焦虑感,任何一个时刻,只要我有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只要我还需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慢思考,让你一眼看透问题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