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体区病变
SUMMER
松果体区病变
1
表现为:
T1WI:低至等信号
T2WI:高信号
1.松果体细胞瘤
2.成松果体细胞瘤
3.绒毛膜瘤
4.胚胎瘤
5.生殖细胞瘤
6.精原细胞瘤
7.畸胎瘤
8.表皮样囊肿
9.松果体囊肿
10.咽管瘤
11.神经颊囊囊肿
注:
1.松果体细胞瘤
好发于女性,圆形或是类圆形的肿块,轮廓光整,境界清楚,肿瘤压迫三脑室后部变形扩大,呈现“杯口状压迹”,可见爆裂样钙化。
2.松果体母细胞痼
松果体母细胞瘤体积常较大,向周围浸润性生长;肿瘤形状常不规则,可有明显的分叶、境界不清;肿瘤内因出血、坏死常见,信号常常混杂,增强扫描肿痛显著不匀匀强化。
松果体母细胞瘤有早期沿蛛网膜下腔、软脑膜和脑室膜种植播散的趋势,儿童松果体母细胞瘤预后差。
3.绒毛膜癌和胚胎性癌
罕见,常见松果体区及鞍上池。
绒癌:实性类圆形病灶,边界尚清,最易合并出血,其内密度,信号混杂。
HCG是其特征性肿瘤标志物,有学者认为HCG极度升高可直接诊断。
胚胎性癌:病灶边界清楚,圆形或是分叶状,MRI呈不均匀等信号,内见多发小囊状信号,部分病灶内见出血信号,瘤周水肿明显,HCG和AFP均可升高。
4.生殖细胞瘤
松果体区最常见的肿痛,好发年龄主要在30岁以前的青少年,15岁左右为发病高峰。特征表现可见三期室后部受压变形,肿瘤也可向前沿三脑室的两侧壁浸润生长,使三脑室后部V形狭窄,尖端向后,使得整个肿瘤呈现“蝴蝶状”。
5.畸胎痛
松果体区第二常见肿瘤,仅次于生殖细胞瘤。常见于20岁以前,尤以儿童多见,主要见于男性。境界清楚,多数为部分囊性,其内成分复杂,可含有脂质,毛发,牙齿等结构,亦常发生钙化和出血,CT和MRI常为很不均匀混杂密度/信号。囊性成分不强化,实质部分可轻度强化/不强化。若肿病以实质为主,且增强很显著时应考虑恶性畸胎瘤可能。
骨、牙齿---特征性表现
脂肪样低密度区---主要依据
6.表皮样囊肿
以桥小脑角区多见,也可见于松果体区。因其沿裂隙先长的特点,故形态多不规则,但多与周围境界清晰。增强扫描不强化,DWI呈高信号是其特征表现。
7.松果体区囊肿
很常见,通常较小,直径1cm左右,信号似脑脊液信号,增强本身不强化,在MR增强时可见正常松果体强化,围绕在囊肿周围,呈环形,类似肿瘤囊变/脓肿环形强化,诊断时需注意。
SUMMERTIME
松果体区病变
2
表现为:
T1WI:高信号
T2WI:等至高信号
1.颅咽管瘤(囊内蛋白含量)
2.皮样囊肿
3.脂肪瘤或含有脂肪组织的病变
4.畸胎瘤
注:
脂肪瘤
常见于胼胝体周围,发生于胼明体压部或为松果体区,多无症状,多为偶然发现,CT上可见松果体区脂肪密度肿块,大者可有蛋壳样钙化,MR各序列为脂肪信号特征。
松果体区病变
3
表现为:
T1WI:低至等信号
T2WI:等信号
1.生殖细胞瘤
2.错构瘤
3.脑膜瘤
4.雪旺氏细胞瘤
松果体区病变
4
表现为:信号流空
1.基底动脉瘤
2.椎基底动脉冗长症(多见于某些发育异常、变异和动脉硬化扭曲)
END
文章出处:《医学影像学综》
机构:医院省级医学影像诊断综合标准化试点
主要作者:刘怀*,张岩,田欣,杨冀萍,张星语,李晖
编辑:张星语
审核:刘怀*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