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叶脑膜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院通过ldquo介入开颅 [复制链接]

1#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预约就诊 http://m.39.net/disease/a_8228449.html

年5月19医院神经外科通过“介入+开颅”分站式复合手术,成功完全切除一位27岁患者脑部一约50X60X85mm,如鹅蛋大小的巨大脑膜瘤。术后即刻清醒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二天起床活动,目前恢复正常,效果良好。

5月10日,一名27岁的女性患者,因为“反复慢性头痛1年”医院门诊就医,头颅CT、颅脑MRI平扫+增强检查显示,患者脑内竟然长了一个50X60X85mm,如鹅蛋大小的巨大肿瘤,脑组织严重受压,随时有突发脑疝,死亡的危险,遂收住神经外科。入院后科室高度重视,秦德广主任医师组织全科进行病例讨论,认真分析后初步诊断“左侧蝶骨嵴外侧型巨大脑膜瘤”,需手术切除肿瘤,方能让患者转危为安。但肿瘤血供丰富,常规一期开颅手术切除肿瘤易发生术中大出血,影响肿瘤切除程度和对周围脑组织保护,而出现肿瘤切除不全、脑组织损伤遗留偏瘫、失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出现打开颅骨因大出血、失血性休克而被迫中止手术的极端情况,被称为“开关手术”。最新的治疗技术是先通过介入全脑血管造影,找到肿瘤的主要供血动脉,进行介入栓塞,有效阻断肿瘤的大部分血供,从而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和肿瘤全切率。肿瘤供血动脉介入栓塞,也有异位栓塞而出现失明、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该患者是蝶骨嵴外侧型脑膜瘤,肿瘤的供血动脉主要在脑膜中动脉,通过脑膜中动脉栓塞肿瘤供血是安全可行的。最终决定采用新技术“介入+开颅”分站式复合手术切除肿瘤。

5月17日按计划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术,*文勇副主任医师术中顺利找到肿瘤主要供血动脉脑膜中动脉前肢,成功栓塞,阻断肿瘤80%的供血,达到手术目标,顺利结束手术。

5月19日全麻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到部分肿瘤已经缺血坏死,快速冰冻活检提示脑膜瘤,WHOI级,证实了医生术前的诊断。在麻醉科积极配合下,在秦德广主任医师、*文勇副主任医师、申登科主治医师神经外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历时7小时成功做到Simpson脑膜瘤一级全切肿瘤。术后即刻清醒拔除气管导管,患者语言、肢体活动正常。

术前MRI冠状位术前MRI矢状位术前MRI水平位

术后1周,病人自行下床活动,无头痛头晕等不舒服,恢复良好,手术很成功。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技术,带来更加安全,疗效更加确切的手术效果,

术后MRI冠状位

术后MRI矢状位

术后MRI水平位

科普知识

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3%~26%,居第二位,发病率为每年2/10万,女性与男性比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90%以上为良性,6%为非典型性,仅有0.2%可出现转移。肿瘤可压迫邻近脑组织、堵塞脑脊液回流通路、影响脑皮层静脉或重要静脉窦血流回流,导致患者出现头痛、癫痫或其他神经精神症状。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肿瘤为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而脑膜瘤属于颅内高血运肿瘤,虽然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呈局限性生长,但对于部位深、体积大、血供丰富的脑膜瘤,手术彻底切除仍有一定难度。血管内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能有效减少手术切除过程中的出血量,且栓塞后可导致肿瘤缺血坏死,使之与正常脑组织分离,有利于完整切除,降低手术难度,增加手术安全性。因此,血管内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已经成为手术切除前有效的辅助手段,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近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新技术的开展,经历数年的沉淀与积累,医院神经外科已成为集介入技术与开颅技术于一体的科室,能同时熟练地实施脑血管开通/栓塞、脑肿瘤栓塞/开颅切除,以及各种脑出血、脑创伤开颅手术,最有效地为病人“清除”病患,最大限度地确保病人的健康!

温馨提醒:持续头部胀痛,特别以两侧额颞部疼痛为主的成年人,以及突发癫痫的成年人,应警惕脑肿瘤。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行颅脑CT或MRI检查,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文:神经泌尿外科*文勇

图:神经泌尿外科

版面:梁昊朗

责编:刘世杰

编审:覃延华

厚德博学精医创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