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叶脑膜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期专访医院王宁国内还有 [复制链接]

1#

神外前沿访谈录

第期

神外前沿讯,目前,神经重症的学科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内神经外科的重视,在神经外科多少床位标准时就应该考虑建设NICU(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床位控制在什么规模才是运行效率与投入产出比最高的?

目前国内大型神经外科中心已经配备了NICU,医院要投身到NICU建设大潮之中?建设合格规范的NICU除了物理空间和设备,还有需要哪些“软件”?

近日,首届宣武神经重症暨第三届京津冀神经重症论坛在京举行,详见[会议纪要]。在本次会议上,大会主席、医院神经外科ICU主任王宁教授就这些热点话题,接受了神外前沿的访谈。

医院早在年就有了16张床位的较大规模的NICU监护室,是国内最早建立NICU的医院之一,王宁教授在神经重症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和管理经验,更有着对这个新兴神外亚专业的深入思考。

访谈内容如下:

神外前沿:医院重症监护室(NICU)在年左右就建立了,是不是国内率先建立的?

王宁:现在谈论这个话题恰逢其时。神经重症的发展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强。从时间的脉络来看,我国神经外科NICU重症监护室起源于上个世纪年左右。

实际上,医院是在年就建立了神经重症的监护室,但当时只有几间病房,集中管理几个重症病人,但还不能称为真正的NICU。

神经重症监护室按照现代医学科学的定义,第一,需要有一个NICU的物理空间和相应的生命和神经功能监测设备;第二、需要一个专业做神经重症的医疗护理团队;第三、需要有系统的神经重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监测治疗手段。

按照这样的标准,医院在年就有了16张床位的较大规模的NICU监护室,并有专职的神经重症医生,因此是国内最早建立NICU的医院之一。目前有7、8位专职的神经重症医生及50多名护士专门从事神经重症临床工作。

神外前沿:有没有一个标准规定神经外科达到多少床位之后就必须建立NICU?

王宁:还没有相关标准,这主要与其收治的疾病种类有关。如果一个神经外科的病区能达到60~80张床位,就至少有10%的重病人需要进NICU。比如收治了个病人,就有将近10名重症病人需要这样的一个配置。但如果本身就一个小的病区,只有30、40张床,有重医院综合ICU。

NICU的建设需要有独立的物理空间,这是前提。在目前情况下,设备的投入还不是大问题,但普遍存在人力资源不足。比如,按照国家卫计委对危重症医学科的建设标准,一个6张床位的NICU,护士比例是3:1,就需要18名护士,医生比例是1:1,需要6名医生,显然,人力资源就会很紧张。

神外前沿:只要神外病区在60~80张床位,就有条件或者就有必要建立一个NICU吗?

王宁:不是我们主观的想去建ICU,而是神经外科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急、危、重、难病人需要进行重症监护治疗,所以,是病人群体对神经外科有这个需求。

神外前沿:您觉得NICU的规模和病区的规模是什么比例,包括床位和人员的比例?

王宁:这和神经外科中心的属性有关系,我认为神经外科普通病区和NICU的床位比例应该在10:1,医生病人比例在1:1,护士的比例更大些,3:1。只有充足的人员保证,才能使危重病人更加安全。

神外前沿:一个NICU的床位合理规模应该多少?

王宁:NICU的床位设置,需要科学计算,除了与神经外科总床位数相关外,还要考虑到管理与运行的问题。如果规模太大,40~50张病床,需要配置大量的医护人员,人力成本太高,且不利于ICU医疗、护理的组织与管理;而规模太小了,又浪费了监护设备及人员的配置。所以一般NICU在16~20张床位之间,是比较合理和经济的。比如,ICU有16~18个危重病人,医生分成两个组,一组医生管8~9个病人,一个小组有4~5名医生,两个组加起来8~10名医生,NICU内,是需要有24小时高工作强度的医生值班的,医生也要有一个夜班、上班和休息的轮转时间。

神外前沿:之前有个统计说,中国人的医疗消费都集中在临终的一段时间上,在整个神外医疗支出上,NICU是不是也占了较大比例?

王宁:ICU的费用较高,确实是如此。不仅仅是神经外科,所有的外科,最初的高费用都发生在手术和围手术期。而从医疗经济学来看,总体来说是大大减少了医疗成本,比如说,一个重型的颅脑损伤患者,到医院后进行紧急手术处理,然后转入NICU,一天费用一万元,十天费用十万元,看似花费很高,但NICU强化的监测及治疗下,这个病人遗留的神经功能障碍少,没有残疾,预后良好,那后续的医疗经费就大大降低了。反过来,一个重型的颅脑损伤患者,因为没有NICU,或经济原因进不了NICU,常规病房的治疗可能是每天五千元,十天花费五万,但病人遗留了严重的或永久的并发症,其康复医疗所带来的费用则远远大于十万,同时,有神经功能障碍的病人,给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的沉重负担无法估量。

神外前沿:大家对NICU的期许,希望他能救命,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出现NICU之后,您有统计生存率有多少提高吗?

王宁:现在全世界都是这样,从降低死亡率的角度,毫无疑问,NICU肯定是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生存的可能性。比如说过去,重型颅脑损伤或者Ⅳ级、Ⅴ级动脉瘤死亡率高达80%,而近20年来,这类疾病整体上已经将死亡率降低到30%左右。

神外前沿:您有没有统计,该建立NICU还没有建立NICU的医院?

王宁:我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医院有NICU,但可能只有10%的医院有这样一个符合我们所说标准的NICU。

神外前沿:剩下的90%是应该建立,医院吗?

王宁:之前只有大的神经中心才考虑建立NICU,因为它们床位容量大,需要救治更多、更危重的病人。近年来,医院、医院没有NICU的,已经开始建立了这样NICU,或者是NICU的雏形,但还没有完备的体系,特别是仍然缺乏专职的医疗护理团队,和系统的神经重症理念。

神外前沿:未来NICU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吗?您预计多长时间会迎来大的发展?

王宁:会的。我想这个大发展在最近5年到10年之内就会到来。因为中国是人口大国,今后的医学中心不仅仅会集中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而是应该以省为基地的建立医学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中心要开展危、重、难、险手术的话,就必须建立NICU来保驾护航。现在,我医院、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水平在逐渐同质化,疑难重症患者以后可能就不需要会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来治疗了。

受访者简介

王宁副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医院神经外科ICU主任。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年获得天津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年在医院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工作。毕业后历任主任医师,神经外科ICU主任,神经外科重症及创伤组长,国内著名神经外科重症专家。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重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创伤学组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鉴定专家。

往期访谈:(点击标题打开)

[第期专访]医院胡锦:华山神经重症与颅脑创伤这十年如何将脑外伤总死亡率降低到20%以下

[第期专访]医院李锦平:高血压脑出血等脑疝患者的急诊手术该如何处理(附相关课件)

[第期专访]医院梁树立:影响胶质瘤患者生存期和复发率的相关癫痫长期被忽视急需规范诊疗

[第期专访]医院张鸿祺:颅脑大楼启用后将迎来大发展神外年手术量将接近1万例次

[第期专访]医院吴中学:中国神经介入开拓者三十年一回首未来路在何方

神经介入周刊第2期

[第期专访]中山肿瘤牟永告:无法从手术中获益的脑胶质瘤可以尝试先放化疗再手术

[第专访]医院王玉平:癫痫药物治疗渐入瓶颈未来突破性进展是高能超声等微创治疗技术

天坛国际癫痫会议专栏

[第期专访]中山肿瘤牟永告:为何有些手术后胶质瘤快速播散生长可能忽视了手术中的无瘤技术

[专访]北医三院杨*:科室重组为五个专业组并扩张一倍以上床位年手术量目标台以上

北医三院神外周刊

[第期专访]医院姚勇:鞍区病变的神经内镜活检术价值何在已积累80多例

[第期专访]医院马晓莉:儿童脑胶质瘤对化疗敏感三岁以下患儿如何选择化疗策略

[第期专访]医院顾宇翔:烟雾病的发病根源是血流代偿问题为何要倡导以精准搭桥为先导的联合术式

[第期专访]医院游潮:华西神外细分亚专业这十三年年手术量从增长到近台

[第期专访]医院游潮:承载医者良知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急需规范目前锥颅治疗尤其需要规范

[CNJ专访]医院贺红卫:硬脑膜动静脉瘘“小病”需高度重视介入治疗的“诀窍”在哪里

[第期专访]医院李勇杰:功能神外从技术到学科二十年专注一件事能改变什么

[第期专访]医院张国斌:哪类神外手术的感染风险较高应如何预防

[期专访]医院邱晓光:放疗是进展性视路胶质瘤唯一有效手段但尚无金标准

[期专访]医院周道斌:中枢淋巴瘤有治愈可能性放化疗有疗效不主张手术完全切除

[期专访]医院江荣才:中华医学会神外分会主要单位组成的ONET在国际上最新临床研究成果正在和即将改变的是什么

[第期专访]医院苏亦兵:与脊柱外科共用手术平台将脊髓肿瘤等神外手术“武装到牙齿”

[第期专访]医院张赛:脑外伤亚低温治疗要避免哪些误区如何与时间赛跑

[第期专访]三博脑科张宏伟: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要敢于对下丘脑区域肿瘤全切除

[第期专访]三博脑科吴斌:额底纵裂入路一通百通颅咽管瘤显微手术风向在改变

[第期专访]麻省总院Batchelor:IDH1靶点能为胶质瘤治疗带来哪些新思路和改变

[第期专访]医院蔡炜嵩:哪类小儿神经系统肿瘤能更多获益于分子病理诊断

[第期专访]中山肿瘤陈忠平:求解脑胶质瘤化疗耐药难题:两项临床试验进展可喜

[第期专访]医院李智:脑胶质瘤诊断正在从组织学表型向分子表型转化

[第期专访]医院初曙光:影像在胶质瘤诊疗全过程中会起到哪些关键作用

[第期专访]医院秦智勇:脑胶质瘤手术进步的空间在哪里何时积极何时保守

[第期专访]医大一院吴安华:CAR-T等胶质瘤免疫治疗曙光初现但革命性进步当在调控免疫微环境

[第期专访]医院曲宝林:脑胶质瘤放疗新探索重建纤维束保护脑功能放射剂量减少20-30%

[第期专访]医院冯华:低氧与亚剂量化疗会“催生”胶质瘤干细胞分子病理有望推动胶质瘤临床治疗

[第期专访]宋冬雷:神外专家创业的下一步将在上海建立医院

[第期专访]医院刘元波:中枢淋巴瘤诊疗急需规范手术和放疗早已“让位”于多药联合化疗化疗总有效率在70%以上

[第期专访]医院高国一:进一步改善颅脑创伤预后是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第期专访]医院佟小光:Rhoton神经解剖在中国这十年已改变和将要改变的是什么

[第期专访]医院鲍圣德:失败的手术更值得学习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