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询问小爱老师:“我的孩子做什么事都不专心,写作业也要玩上半天,总是坐不住,爱冲动,还容易发火,这是不是多动症啊?”
下面小爱老师来答疑啦!如果你家宝贝也有这种情况,就在评论区留言交流一下吧!
多动症的英文全称是AttentionDeficitandHyperactivityDisorder,简称ADHD,正确学名叫做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长和教师感到没有办法。
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脑内局部脑血流异常。那些多动、冲动等行为症状越严重的孩子,其额叶和顶叶的血流灌注越少;纹状体区的灌注普遍降低。在执行相同的认知任务时,多动症儿童大脑特定脑区的活动情况也和正常儿童不同。例如,儿童在执行某一任务时要求其突然停止,此时,多动症儿童前额叶皮层后部,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腹外侧前额叶皮层等部位的激活程度较正常儿童差;而在解决冲突问题时(此时需要先对问题判断,然后作出反应),多动症儿童的前额叶皮层后部,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等部位的激活明显不足。
无论是过动型的,还是注意力不足型的,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人群。所以只要符合一类注意力不集中的人群,都适合接受注意力训练。
家长和老师该怎么办呢?
1、动静结合的感统训练:
多动症的孩子多会伴有感统失调的状况,想要改善这一症状就需要加强动静结合的感统训练,从而干预他们大脑神经活动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前期可以先尝试让孩子做一段时间的体能运动游戏,像拍球、跳绳、打羽毛球等有氧运动,后期则可以尝试做拼图、垒积木等需要思考的游戏。
2、建立规则秩序:
多动症的孩子自我约束力弱,很容易破坏规则秩序,虽然不是故意而为,但作为家长也需要帮他们树立良好的规则秩序观念,另外在讲解规则时也需考虑他们注意力不集中的特征,尽可能简洁明了,切莫讲太过繁琐的规矩教条。
3、主动进行心理疏导
多动的性格有时会导致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很多挫折,在他们面对有难度的事情时作为父母要通过鼓励、赞赏的方式激励孩子继续完成,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和勇气。
家长朋友们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轻易定义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喜欢就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