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技术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共情在人类的社会与情感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共情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母亲对婴儿的呵护,医生对病人的关怀,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理解,无不体现共情的重要作用。
分享他人的情感,站在他人的角度进行理解与思考能够避免个体陷入自我中心,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然而共情的缺失可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伤害,著名心理学家巴伦-科恩在他的著作《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进行了详细阐述。
因共情的重要性,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情感神经科学等各个领域都对此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个体的共情水平与其社会交往有着重要关系,高共情个体展现出更好的社会适应性,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低共情个体则表现得更冷漠,也容易激发攻击行为。一项有关校园欺凌的元分析研究显示欺凌行为与共情水平呈负相关。此外,共情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也被大量的探索,研究显示学龄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与共情水平具有积极的关系。
因此,对儿童共情发展深入探索有助于理解与共情有关的各种行为表现,夯实儿童期共情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帮助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
尽管共情能力对个体极为重要,但是儿童期共情的发展机制尚不明确。因此,研究致力于揭示儿童期共情发展的神经机制,拟回答以下三个子问题。
第一,儿童共情的行为表现与脑活动是怎么样的?第二,儿童与成人的共情脑活动有何差异?在同年龄段,高低共情儿童的共情脑活动有何差异?第三,儿童共情脑活动是如何逐年发展的?
主要发现
研究采用行为研究、fMRI技术,对学龄初期儿童共情发展进行了深入考察,整合三个子研究的结果得到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研究一细致分析7岁儿童的共情行为表现与在观看共情影片时的脑区活动,发现儿童共情得分与中内侧前额叶皮层、腹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激活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高共情儿童相比于低共情儿童,腹内侧前额叶皮层与中内侧前额叶皮层在认知共情中有了更强的激活。
研究二比较这些儿童与成人在观看同一共情影片的神经活动差异,相比于成人,儿童的背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内侧前额叶皮层在认知共情中的激活强度都显著低于成人。
另外儿童背外侧前额皮层在情绪共情中的激活显著低于成人。研究三追踪记录了10名儿童从7岁到8岁时的共情脑活动变化,发现在8岁时腹内侧前额皮层均参与到了认知共情与情绪共情之中。
这些结果一致地表明内侧前额叶皮层在学龄初期儿童共情发展中的重要性,彰显了该脑区为儿童期认知共情能力提升的重要神经基础。而腹侧与外侧前额叶皮层随年龄逐渐参与到情绪共情的调节,可能是外显的情绪分享下降的重要神经机制。
内侧前额叶皮层在共情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通过三个子研究验证了“内侧前额叶皮层在儿童共情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的假设成人更高的共情水平与更强的内侧前额叶皮层激活水平相连,青少年共情的准确度与更高的内侧前额叶皮层激活水平相关。
同样地,在研究中7岁儿童共情得分越高,中内侧、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在认知共情中的激活越强。鉴于内侧前额叶皮层在共情中的重要作用,在近期的一项共情研究中,研究者甚至把它的活动作为衡量共情水平高低的客观指标。
内侧前额叶皮层的不同区域在共情发展中也表现出差异性。儿童从7岁到8岁的共情脑活动的变化中只显示了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参与到认知共情中。
7岁儿童与成人相比,在腹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激活强度无显著差异,但在背内侧、中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激活强度显著低于成人。
这种差异表现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同一命名的脑区实际所处的位置存在差异,由于7岁到8岁追踪的数据较少通过被试间相关分析发现了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在共情活动中的差异,此处的腹内侧前额叶皮层位于右脑,而ROI分析中采用的腹内侧前额叶皮层位于左脑。
第二,内侧前额叶皮层不同区域在共情活动中的分工可能随年龄不断变化。结合研究中发现的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在儿童与成人中激活无显著差异。
而背内侧前额叶皮层存在显著差异,暗示随年龄内侧前额叶皮层在认知共情中的活动可能由腹侧逐渐转移至背侧,但这一结论仍然需要加以谨慎验证。
内侧前额叶皮层因其在社会认知与社会互动中的广泛参与,在自我参照加工的重要作用,被认为是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键脑区。
从发展早期来看,对婴儿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证据表明内侧前额叶参与处理婴儿的听觉、视觉社会信息,显示了内侧前额叶皮层在社会认知中的基础性地位。
随着年龄增长,个体参与的社会互动日渐丰富多样,内侧前额叶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复杂。例如,一项研究显示积极的情绪变化与内侧前额叶皮层活动呈正相关,还有研究显示内侧前额叶皮层的灰质体积与特质积极共情呈正相关。
这些研究表明内侧前额叶皮层在积极的情绪调节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儿童期,内侧前额叶皮层逐渐参与到共情的活动中,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同时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这可能是儿童共情发展的关键神经基础。
其他脑区在共情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认知共情脑区中,与低共情儿童相比,高共情儿童的楔前叶激活面积更大;与7岁儿童相比,8岁儿童的楔前叶激活面积更大;与儿童相比,成人的楔前叶激活面积更大、激活更强。
楔前叶随年龄在认知共情中激活区域的增大,可能是认知共情能力提升的另一重要因素。就之前讨论3.4提及的楔前叶与积极的情绪调节有关,楔前叶可能与共情的行为成分如帮助行为有关,这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基于脑岛在情绪识别与加工中的重要作用,脑岛随年龄在情绪共情中激活上升,能更快速地感知到他人的情绪,更准确地判断他人的情绪状态。
这也意味着成人表现出的情绪共情下降并非情绪共情的单纯减弱,而是成人能更好地进行自我与他人的区分,调节负性情绪的卷入,而表现得更加从容。
这也反映了对共情神经层面的挖掘能弥补共情行为问卷中的盲区,捕捉个体行为表现之外的内心过程。
从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脑区的功能连接上看,高共情儿童在两个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显著低于成人,成人同样在两个区域间的功能连接上也低于儿童。
但成人在情绪共情内部的功能连接要显著高于成人。这些发现反映了随年龄增长,共情网络在变化与发展,各成分网络外部连接减弱可能更有利于认知共情与情绪共情专一化加工,但是在学龄初期的功能连接还未发现显著变化。
此外,在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研究中,7岁儿童左侧颞顶联合区的激活强度与认知共情得分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并且该区域从7岁到8岁,在认知共情中的激活强度有所下降。但是全脑分析显示儿童的双侧颞顶联合区激活显著低于成人。
以往的研究强调了右侧颞顶联合区在注意转移、对心理意图的理解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尽管如此,关于颞顶联合区功能偏侧化的研究却未发现左右脑区的功能分离。
由于在多重比较校正之后,相关性与差异的显著性均消失,因此研究中在儿童左侧颞顶联合区上的这一结果可能与感兴趣区的选取有关,也可能是假阳性情况,有待之后进一步谨慎验证。
主要贡献
研究拓展了儿童共情领域的研究,深入考察了学龄期儿童共情发展的神经机制,为人类共情毕生发展规律的脑机制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研究结果揭示了内侧前额叶皮层在儿童共情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丰富了内侧前额叶皮层作为社会认知加工关键脑区的证据。
研究结果可为特殊儿童例如孤独症儿童提供健康人群在共情神经发展上的参考。对于同一年龄的特殊儿童,可利用该实验范式将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激活作为重点观测指标,分析是否与健康儿童具有差异性,从而了解特殊儿童在共情脑区激活上是否有特殊性。
另外,对于小学低龄儿童的共情培养提供了脑科学方面的理论指南,在共情快速发展的时期为大脑提供充足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