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叶脑膜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硬核科普脱单其实很简单,3个步骤结束单身 [复制链接]

1#

我们都听说过那句陈词滥调:“异性相吸。”爸爸妈妈也一定对你说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两种说法听起来正好相反,对吧?在神奇疯狂但又符合科学规律的情爱世界里,这两句话是可以共存的。

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告诉我们,人们经常被那些与自己拥有相似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态度和兴趣爱好的人们所吸引。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每天都有无数的刺激物轰炸着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头晕目眩。我们不时地问自己:“对那件事我应该如何感受?我应该相信什么?”太多真理和谎言随时在我们的大脑中盘旋飞舞,我们忍不住发问:“到底什么才是对的?”

于是,当我们终于找到那个与我们拥有相同价值观的人的时候,顿时觉得卸下了千钧重负,觉得与这个人非常亲近。在爱情的浪漫语言里,这种亲近感就变成了这样的表达:“宝贝,我们俩一起对抗这个疯狂、疯狂的世界。”

如果人们在自己周围建立一个蚕茧,并和那个与自己一致的人共同居住在那里时,就会觉得这个混乱的世界终于有了秩序。他们在一个温暖的窝巢里共度每一个夜晚,外界那些无法解释的力量和错综纷纭的价值观再也无法侵入他们的生活。相似性让这些恋人感觉安全。

但我们寻求相似性,却不只是为了安全感。如果人们想要一个长期关系,就会知道寻找相似的人是个明智的决定。研究表明,相似的伴侣走向结婚的概率比相异的伴侣要高得多。在最初的激情降温以后,相似的价值观能让爱情之火燃烧得无比悠长。

相似性让人感觉安全。但是时间长了,太多的相似总会让人厌倦,因此人们也要寻求一些差异。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只追求少数几个方面的差异。

恋人们希望两人之间存在一些不同的特质,这些特质能让他们的恋情活色生香,但又不能相异到干扰各自生活方式的程度。他们选择那些能够给他们带来新体验、表达新观点、学习新技术、丰富自己生活并能弥补自己不足的人。

同时,他们也在伴侣身上寻求与自己互补的素质。互补的意思是“能让你完整或更加完美的东西”。比如,内向的男性常常被健谈的女性吸引,认为她们能够弥补自己的羞怯个性;涉世不深的少女总会对成熟世故、充满主见的男性留下深刻的印象。恋人们并不是刻意在伴侣身上寻求相反的东西,而只是寻求那些与他们不同但又适应他们现有生活并使之更加完美的东西。

有时候你听说有些男女热切地寻找与自己完全相反的伴侣,这种事有时会发生。举个例子,一个出身富裕、家教严格的男子可能会走到一条截然不同的狂野之路上,找个深谙世俗的女子谈恋爱;那位女子也许正渴望香车华美、仆役簇拥且有女佣可以随意使唤的生活。虽然这两位当事人都相信自己找到了想要的东西,这种恋情却往往不会长久,这种关系很少会通向持久稳定的幸福婚姻。

那么,你如何使用“恋人们喜欢寻求大量相似性和一点差异性”的常识,让意中人爱上你呢?不幸的是,当你和意中人初次相遇时,你对他(或她)了解得并不多。虽然你们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但你并没有足够信息去证明,对方就是那个差异到让你的世界趋于完美的人。因此,你必须从你现在的感觉出发,仔细观察你的意中人,然后开始强调你俩的共性。如果这方面进展顺利,接下来的时间你就专注于研究什么样的“差异性”能让他(或她)的生活更完美。

所有关于初期吸引的科学研究都确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对陌生人是否产生好感,由当事人能够感觉到的相似性的数量来决定。“感觉”是这里的关键词。除非接受前额叶切除手术,不然你根本无法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情绪构成以便让你和意中人真正相似。你甚至对这位新认识的意中人还没有太多了解,根本就不知道怎样才能表达你们拥有相同的价值观、暗示你们拥有类似的信念或者接近的审美情趣。但是,你可以通过一些微妙而有趣的小技巧,让你的意中人“感觉”你们非常相似。

你是否有过邂逅一个人并立即感觉“此人和我有许多共同语言”的体验?吸引力迅速产生、触电感觉瞬间出现、亲密感也在顷刻之间萌发,你立刻喜欢上了那个人。与此相反,你也可能遇到一个人并觉得:“这个人好像来自另一个星球!”然后对此人兴趣顿失,疏远和冷淡立刻占领了你的心,你霎时就对这个人充满排斥。

每当你初遇一个人,产生的感受都会位于以上两个极端之间。你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产生这种感觉而不是那种感觉,它们就是那么自然地发生了。也许你不在意,但这些人如何遣词造句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对他们的印象。

同理,你对措辞的选择也让自己的很多个性特征在意中人的眼前暴露无遗。我们的语言揭露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措辞将我们放进了不同的社会阶层。我们说出的话能够暗示出我们的职业地位、思想倾向、兴趣爱好乃至对人生的看法。我们说话时使用哪些语句,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却揭示了我们感受世界的方式。

在某些欧洲国家,人们常常会讲五到十种语言或同一种语言中的多种方言。如果两个讲相同方言的人在故乡之外的某地相遇,就会热烈地拥抱在一起以表达他们对相同背景的认可。为了建立相似性的感觉,你可以使用一种潜意识里的语言技巧,虽然简单却直击要害。只需巧妙选择措辞,你就能让意中人感觉你是他(或她)故乡的一部分。

相似的人使用相似的语言。家人和朋友之间使用同样的词语互相沟通,公司同事或俱乐部成员说起话来也风格一致。你遇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并在潜意识中以此为标准来区别自己人和外人,将家人、朋友和同事划入自己亲密的圈子。

也许你没有注意,但你的意中人却拥有一种独特的讲话方式,将其与其亲朋好友、职业圈子以及人生态度紧密联系起来。为了让你的意中人在潜意识中觉得你们俩是一类人,你可以采用“回声”的方式重复他们常用的词汇。你需要做的只是一点:专注的倾听。

同样的词语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含义。从小学时候起我们就知道,词语的直接含义是指它字面的意思,引申含义则是指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也即这个词给我们带来的感觉。为了让意中人对你感觉亲密,你就得使用和他们一模一样的语言。

虽然绝大多数的人都不能做到在交谈中显得既优雅又自在,但交谈中却有无数确凿无疑的信息可以泄露你的文化背景。一般来说,只需几分钟的聊天,人们的背景就会暴露无遗。成长于不同家庭的人当然拥有截然不同的言谈方式,穿衣打扮也大异其趣。但你有没有注意到,其实人们连举手投足都是大相径庭的呢?

在全美各州做巡回演讲的时候,我多次遇到一位叫做吉尼·波罗·塞勒斯的女士。吉尼是个精力充沛的褐发美女,常年举办一场名为“如何嫁给有钱人”的虽有争议却魅力十足的演讲。吉尼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一次,某电视台的记者随她去拉斯维加斯采访,途中对方无休无止地问她,如何判断别人是否有钱。“哦,很容易的。”她自信地回答。“好!”记者挑战道,“请找出这个赌场中最有钱的那个人。”吉尼立刻用她敏锐的目光开始扫描各个赌桌,没过多久,她那迅捷的目光在一位身着牛仔裤和半旧格子衬衫的年轻人身上停了下来。就像直觉敏锐且经验丰富的猎犬一般,她立刻伸出修长的红指甲指着他:“这个人非常有钱。”记者大吃一惊,不可思议地继续审问她:“为什么呢?”“他的动作一看就是出身贵族家庭。”

对某些人来说,“出身”是他们爱情地图上的重要内容。这里我们不讨论这种偏好是对是错,也不研究我们的时代将会如何变化。《圣经》说“爱你的邻居”,很多人都说,只要这“邻居”和他们住在同一阶层的社区,他们就会遵从《圣经》的指示。

而对某些人来说,不住同一社区的邻居才会成为他们的爱人。但他们从来不打算结婚,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和来自相同背景的人相处更为自在,这些人都是聪明人。科学研究显示,背景相似的男女缔结的婚姻比跨阶层婚姻更加持久,也拥有更多的幸福感。

三种关键的意识相似性

第一个相似性明白直接、确定无疑而且很容易营造,那就是你们俩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们都喜欢的娱乐活动或健身项目是什么?你爱听什么样的音乐、你欣赏哪种类型的电影、你经常读的是什么书?

第二个相似性会随着交往的深入逐渐被你的意中人认识到,那就是你们俩的基本价值观、人生信念、行为模式和世界观。这些东西非常深刻、也非常重要。

第三个相似性非常微妙且难以捉摸,意识到它往往需要好几年,而且常常在明白以后才发现为时已晚。它是最危险、最莫测并在长期关系中给恋情带来最大问题的那个因素;它深藏在两人关系的深处,披着精巧的伪装,而且几乎从不主动现身。为了将它发掘出土,你必须将锹镐磨得更加锋利,并坚持不懈地向下挖。它就是你们俩对“爱情和婚姻应该或不应该是什么样子”所存有的内心期待。

许多情侣或夫妻从不讨论这个问题,而他们一旦开始讨论,却常常发现为时已晚。这个东西非常狡猾,因为只有在恋情出现问题的时候,它才会露出自己丑陋的脑袋。这头吞没恋情的怪兽到底是什么?它就是男女双方对“爱情和婚姻应该或不应该是什么样子”而存有的期待:应该有多少亲密?多少距离?多少独立?多少依赖?多少给予?多少奉献?

有些人认为,爱就是百分百的亲密和相伴。有些人认为,爱是亲密的共生。有些恋人同意法国作家让·阿努伊的说法:“爱首先是给自己的礼物。”其他人则同意另一位法国作家——《小王子》作者安东尼·圣埃克苏佩里——的意见:“爱不是两个人互相凝视,而是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展望。”

关于爱情,我们这些丰富多样的观点都是从哪里来的呢?恋爱中的人们应该听从哪一个?你对爱情的期待源于你以前对于爱的体验,你父母相爱与否的方式,前任恋人爱你的方式以及你对这些方式喜欢与否的程度。科学将你对爱情的期待命名为“比较水平”。

研究人员早已证明,你在婚恋中是否感觉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婚恋现状和你的比较水平之间存在多大程度的差距。如果对你来说,爱情就是亲密无间和时刻相伴,那么个性淡漠的伴侣就会让你发疯。你越想将伴侣向自己拉近,对方就越想逃走。

相反,如果你认为理想的爱情就是两个相爱的人仍然保持独立感,那么太过黏人的恋人就会让你窒息。你将对方推得越远,你们的关系就越冷淡。

所有的恋情都需要在亲密和独立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无论对于哪一方来说),恋情就会出现问题。大部分人在理智上都不知道这些差异带来的危险,但他们常常拥有一种第六感(直觉这件事非常重要)。人们倾向于和那些与自己拥有同样爱情观的人堕入情网。让意中人爱上你的下一步策略就是,找到他(或她)对爱情的看法,然后以其期望的方式去爱他(或她)。而不是以你喜欢的方式去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