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90519/7150839.html很常见的几个现象。家长正在路边怒目圆睁地训斥犯错的孩子,突然有熟人经过,家长立刻堆起笑容,寒暄一番,等熟人走开,看着孩子又愤怒起来接着训。领导正在怒不可遏地骂下属办事不力,突然电话铃响了,上级打来的,领导立刻满面笑容,等挂掉电话,又换上了愤怒的表情接着骂下属。大人不给买玩具,孩子发脾气哭闹打滚,一旦大人松口,孩子立马停止,开开心心选玩具去了。看到了吗?愤怒在这里作为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被理智控制着,是收放自如的。这种属于上层怒火,成人比孩子更多使用。
还有一种是抑制不住的下层怒火。比如不断被责骂的孩子赤红着双眼、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并且呼吸越来越急、紧握的双拳因为极度的忍耐而不断颤抖,终于不堪忍受大声嘶吼着向对方毫无章法地挥拳。再比如心情不好的父亲辅导孩子写作业,发现教了好几遍的题目又错了,本就压抑着的怒火腾地燃起,歇斯底里地咆哮:这道题怎么又错了!教了你多少遍了!你是猪脑子吗!不要写了!不要上学了!夺过孩子作业三两下撕掉扔到地上。一把推开哭喊着抱上来的孩子嘶吼着:滚蛋!等到理智回笼,看着蜷缩在地上无助哭泣的孩子又后悔不已。成人孩子均会失控,孩子因大脑没发育完整,比成人更容易爆发。
不管哪种怒火我们都不是抱着批判的态度,回想自己的经历,当你成为那个暴君或者在你歇斯底里的时候,你的愤怒指向谁?想达到什么目的?结果如何?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你,让你不这么元气大伤,既尊重自己又尊重对方还能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先了解一下愤怒。
从根源了解得从大脑说起,很多人知道有左右脑,分别掌管逻辑、想象等,可能很少人知道大脑还分上下层,上层由大脑皮层及其各部分构成,尤其是额头后面那部分,进化程度比较高,可以更全面地看待世界,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比如思考、想象、规划都发生在这里;下层大脑包括脑干和边缘区域,从脖子上端到鼻梁的位置,这些较低的区域更为原始,负责基本功能(比如呼吸和眨眼)、与生俱来的反应和冲动(比如打斗和躲避)和强烈的情感(比如愤怒和恐惧)。我们的愤怒属于下层大脑杏仁核的管辖范围。
杏仁核的运作模式基于生存直觉,当它发现威胁会立刻向大脑和身体发出一系列信号,让人产生应激反应:增高血压,释放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能量进入血液和肝脏,肺部吸入空气为身体提供足够氧气,心血管系统开足马力确保能量运送到肌肉,为战斗或逃跑做好准备,同时阻止分管理性的前额叶皮层发挥作用,行动先于思考启动应急预案,这套模式曾无数次在非洲的大草原上帮助远古人类躲开灭顶之灾,所以刻进了DNA,一代一代传下来。在当今社会的紧急时刻也帮助我们很多,比如车子疾驶而来,你一把抓过身边的同伴,两个人同时避开了危险;余光扫到不远处有条蛇,不假思索地提醒同伴:别动!
但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危险我们却深感威胁,以至于启动了战斗模式。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来自我们未妥善处理的早年经历,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跟恐惧画上了等号影响着我们今天的思想、行动。大脑对过去的经历产生反应并创建新的脑内联结,这一过程就是“记忆”。分两种: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外显记忆就是你记得的东西,归海马体管。
我们重点了解归杏仁核管辖的内隐记忆,这也是我们基本情绪比如愤怒、恐惧、悲伤等的来源。它是早期非语言记忆的一种,自出生起就存在并且会活跃于人的一生,具有先天性,记忆编码过程无须意识介入,包括行为记忆、感情记忆、知觉记忆、身体记忆等。内隐记忆的重要特征是心理模式,通过建立心理模式,大脑对重复的经历做出反应。比如婴儿在母亲安慰他时感到舒适和放松,就会在大脑做出归纳认为母亲可以带来安全感,下次遇到伤痛这种心理模式就会启动,促使他寻找母亲以获得安慰。如果孩子在犯错后遭受成人的打骂惩罚并产生恐惧心理,那么,犯错就会在成年后成为他失控的触发点。前文提到的那个父亲,孩子写错作业是极其平常的事情却令他失控,就是触碰到了那个开关。这也被称为“杏仁核劫持”、“大脑盖子打开”、“进入爬行动物脑”。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负面情绪累积越多就越容易爆发。并且每个人的触发点不一样,孩子的哭泣会让某些人难以忍受,有些人抓狂于孩子顶嘴,拒绝和批评会让很多人火冒三丈。其他人感觉很平常的事物对于某些人却有着说不出缘由的恐惧,令其不堪忍受进而失控。每件普通的事物,都可以是任何人出于保护自己,而忘却的记忆的开关。那么,可以怎么办?
首先,想一想让你愤怒的事情,它指向谁?自己?别人?别人对你的愤怒?生活?一个不在场的人(过世、离开的人或者药物依赖者)?其次,找出潜在的问题是什么,这需要我们不断问自己:是什么让我愤怒?当这个问题总是回到相同的答案时,说明你找到了真正的问题所在。接着,去核对,这个问题是不是与以下某个方面有关:认可(别人怎么看我?)、权力(我想按照我的方式做。)、公正(凭什么!这不公平!)、技能(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然后,做个小总结,觉察到我是这样一个人会对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感到愤怒;接纳不带评判,我可以告诉自己,我的愤怒是关于认可(/权力/公正/技能)。
最后我们根据对象不同分别处理。如果愤怒指向自己,那么,对自己说:我可以接受不完美是人类的一部分,并且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如果愤怒指向别人,那么,告诉他们:我生你的气了,因为(某件事情/某句话/某个行为),我只想让你知道我的感受,不解决也没问题(记得在这个过程保持信心)。如果是别人对你的愤怒,可以让对方说说生气的原因,并提醒自己,任何人的愤怒只与自己有关,跟你没有关系。如果愤怒指向生活,那么,写下来或者告诉让你感觉安全、放松的人,想一想隐藏在愤怒下面的恐惧,也一并说出来。如果愤怒指向一个不在场的人,那么,就你的愤怒写一封信,或者对着空椅子说话,就好像那个人坐在那里一样,把你的愤怒都告诉他,等等。这些都是当愤怒发生后我们可以做的事情。
在愤怒没有发生的日常生活,我们同样可以做些事情,从根本上降低失控的频率,缩短接通理智脑的时间,尽快关闭大脑盖子。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情绪储存罐,一些让我们开心、放松、美好的感受相当于向罐子注入光,而负面、压抑的情绪就是注入黑暗。当注满了光我们心里亮堂堂,看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而当黑暗充斥内心,我们看到的一切都失去了色彩。如何做才能在情绪罐子里增加光减少黑暗呢?三个字:爱自己。四个字:了解自己。五个字:照顾好自己。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生理、心理以及灵魂。生理上,可以了解一些健康的饮食搭配,保障自己吃得开心吃的健康,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心理上,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