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的小雯(化名)今年刚大学毕业。小雯不仅长相甜美、性格开朗,在校时学习优异,还热爱音乐、擅于表演,也因此获得了不少的奖项,深受朋友、长辈的喜爱。从年初开始,小雯总会时不时莫名感觉到头痛。为了查明头痛的原因,医院就诊,检查的结果却把她自己吓了一跳。外院医生告诉小雯,她长了“脑瘤”,而且部位非常深,位于“生命中枢”脑干的前方。这个结果让小雯和家人都难以接受。不愿相信的他们,医院进行了复查,可结果并没有因此改变。甚至在几个月后的一次复查中,医生告诉小雯,脑瘤在慢慢长大。
医院咨询,医生都说手术风险大,术后很可能会留下面瘫等后遗症。花样年纪的女孩,任谁都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
01
5月中旬,经过一番打听,小雯来医院,找到神经外九科主任穆林森。
▲CTA示:病变位于桥前池,邻近基底动脉受压▲MRI示:桥前池囊性病变,与垂体后叶关系密切在仔细阅片和询问病史后,穆林森发现患者以前的月经不太规律,经常推迟。结合影像资料,穆林森解析,患者的“脑瘤”并非实质性的肿瘤,而很可能是一个囊肿。但囊肿的位置非常特殊,位于桥脑前方,被很多重要神经和血管包绕,稍有损伤,便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例如面瘫、复视等。但颅内病变已经导致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如不手术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那要如何手术呢?面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穆林森耐心解析道,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此类疾病通过镜下抵近观察,可以清晰地分辨病变与神经血管之间的关系,全切病变的同时亦能够保护好临近的神经血管,尽可能避免手术带来的副损伤。▲术中见肿瘤与动眼、滑车及三叉神经关系密切▲肿瘤全切后,邻近血管神经保护完好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神经外九科团队决定在神经内镜下为患者实施手术。术中,穆林森通过神经内镜技术,为患者全切囊肿,对邻近的神经血管没有造成新的损伤。02最终的病理也证实了穆林森术前的判断,确诊为桥前池Rathke’s囊肿。穆林森解释道:“这是一种良性的病变,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术后,小雯恢复良好,没有出现任何后遗症,小雯和家人的心病终于可以彻底消除了。▲术后CT及MRI可见病变全切穆林森介绍:Rathke’s囊肿常见症状有头痛、月经紊乱、激素异常、视力视野障碍等。如囊肿体积较小,症状不明显,则可采取保守观察治疗。如症状明显或囊肿体积进行性增大时,则应手术治疗。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绝大多数Rathke’s囊肿都可以采取微创手术治疗。
专家简介
穆林森
医院神经外九科科主任、医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中西医神经外科专委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委员会卒中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交流协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神经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神经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脑干颅底学组组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肿瘤学会常委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以及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功能学组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分会意识障碍研究与评估促醒学组委员、广东省脑发育与脑病防治学会脑病精准诊疗与修复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常委、广州市医疗事故专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交通专家鉴定委员会委员、第四届"羊城好医生"等。
担任《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编委、《神经科学(英文版)》编委、《中国医药导报》编委;参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颅咽管瘤》,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的《StructureandFunctionofDTI-basedWhiteMatterFiberBundles》;发表SCI以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三十余篇。
擅长:脑肿瘤与脑血管病手术,经鼻垂体瘤及颅底沟通性肿瘤微创内镜手术治疗,尤其在脑膜瘤、听神经瘤、脑干颅底肿瘤、脑干出血的神经内镜手术以及胶质瘤、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神经鞘瘤、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和非手术综合治疗有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临床治疗效果。倡导全内镜微创手术,积极开展神经内镜动脉瘤夹闭术、神经内镜听神经瘤切除术、垂体瘤和海绵窦肿瘤以及斜坡肿瘤切除术、基底动脉干动脉瘤夹闭术。在昏迷、慢性意识障碍患者以及植物人促醒手术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扫码添加穆林森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