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叶脑膜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ICD编码实例肝海绵状血管瘤 [复制链接]

1#

患者女性,24岁,因查体发现肝占位性病变1周入院。既往无肝炎等病史。入院后行肝胆胰脾MRI平扫+增强,提示肝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大者位于肝右叶,最大截面约9.4cm×6.3cm。经术前充分准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建立气腹,置人腹腔镜探查见:肝脏段可见一个约10cm×9cm×8cm肿物,V段可见一个约5cm×4cm×4cm肿物,边界不清,质韧,有压缩感,无明显包膜。胆囊、胰腺、脾脏及大小肠未见明显异常。术中诊断为肝海绵状血管瘤,切除病灶部分肝脏,手术标本送病理。术后病理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给予常规处理,好转出院。

主要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

其他诊断:一

主要手术操作: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

其他手术操作:-

主要诊断及编码:肝血管瘤D18.

其他诊断及编码:-

病理诊断及编码:海绵状血管瘤M/0

主要手术操作及编码: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50.

其他手术操作及编码:-

1.肝海绵状血管瘤常见于中年女性,多为单发,也可多发;左、右肝叶的发生率大致相等。手术切除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最有效的方法。如症状明显且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或肿瘤直径>10cm,特别是位于肝缘,有发生外伤性破裂危险者,可行手术切除。通常沿肿瘤包膜外分离,完整地切除肿瘤,尽量不损伤正常的肝组织;如有必要,也可以做肝部分切除或解剖性肝切除术。病变广泛分布在左右半肝而不能切除者,可行肝动脉结扎术。

2.依据疾病分类肿瘤的编码规则,一个肿瘤的编码包括部位编码和形态学编码,有时甚至还有功能活性的编码。但有四种直接在形态学编码之后给出部位编码的情况:①无法区分部位的肿瘤,如血液肿瘤、淋巴瘤;②不区分部位的肿瘤,如脂肪瘤、血管瘤;③特殊组织或部位肿瘤,如肝细胞瘤、脑膜瘤;④某些未指出部位的肿瘤,如内胚窦瘤、G细胞瘤。编码人员在进行肝血管瘤编码查找时,查主导词:血管瘤-海绵状(M/0)D18.0。核对卷一,D18.0血管瘤,任何部位。病理诊断编码:M/0。

根据手术操作分类规则,部分肝切除术分类于50.22,包括肝楔形切除术,不包括肝活组织检查(50.11-50.12)和肝叶切除术(50.3)。依据《医疗保障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50.22部分肝切除术根据具体手术切除的范围,扩展为不同的条目,包括50.部分肝切除术、50.肝楔形切除术、50.肝段切除术、50.腹腔镜下肝段切除术、50.腹腔镜下肝楔形切除术、50.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50.腹腔镜下活体取肝术等。本案例实施的是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故编码于5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