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湿疹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
病史简介
患者,周**,男,47岁,主因“突发抽搐发作2小时”入院。急诊头颅CT(图1)示“左侧不规则混杂痫;左额叶占位性病变”。神经系统查体提示右侧巴氏征阳性。
图1.白色箭头处示左侧额部不规则混杂密度,大小约4.0×2.3×2.5cm,其内密度不均,可见多发致密度,周围可见低密度水肿带。中线结构略向右侧偏移。
诊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头颅平扫+增强MRI检查:左侧额叶-腁胝体占位性病变,结合CT,考虑少突胶质细胞瘤。(图2、3)
图2.A为T1加权项,B为T2加权项,提示左侧额叶-腁胝体可见团块样混杂信号影,以稍长T1稍长T2信号为主。
图3.注入GD-DTPA后,左侧额叶-腁胝体病灶实性部分可见线样及斑片状轻度强化,囊变区无强化,病灶范围约7.5×5.8×5.1cm。
手术治疗
于全麻下取左侧额颞叶开颅(图4)肿瘤切除术。脑胶质瘤切除的国际公认的最高标准为“保留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切除肿瘤”。此例患者的肿瘤紧邻大脑中动脉M2、M3及分支,双侧腁周动脉等重要血管。紧邻语言中枢Broca区,以及脑深部的尾状核头等重要功能区,且肿瘤与脑组织无分界。术中,在显微镜下,准确辨识肿瘤和重要脑功能区,将肿瘤做到了最大程度的切除。见术后CT及MRI检查(图4、5、6)。
图4.术后CT复查,肿瘤全切。
图5.术后8日头颅MRI。
图6.头颅MRI增强未见异常。
病理结果
术后病理(图7)回报:少突胶质细胞瘤,WHOⅡ-Ⅲ级。肿瘤组织与脑组织交织分布。免疫组化结果:0lig2+,GFAP+,Syn+,P53(个别细胞+),Ki-67(阳性率约1%,最高区10%)。分子病理(图8)。
图7A.瘤细胞肿胀。胞浆肿胀及变性为空亮,细胞界限清楚,细胞核位于空亮的胞浆内。瘤细胞呈圆形,胞浆边缘为一薄膜,有时与邻近的细胞相连构成格网状。B.免疫组化染色半乳糖苷酶、碳酸苷酶同工酶CD57和MBP(碱性髓鞘蛋白)阳性反应。
图8.分子病理结果1P19q突变,IDH1突变。
术后放化疗
术后按照国际公认的stupp方案,先予患者行一个疗程的放疗+75mg/m2体表面积口服蒂清胶囊化疗,同步治疗4周。患者耐受良好。术后给予追加5个疗程的蒂清胶囊化疗(mg/m2体表面积/d,连续3周,休息1周,为一个疗程)。患者依从性良好。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目前患者已经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