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叶脑膜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13期临床试验招募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 [复制链接]

1#

总第13期

神外前沿讯,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和批准(伦理审查编号:A--01),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神经外科/神经肿瘤科陈忠平教授主持的《口服TG02胶囊治疗TMZ治疗失败的复发/进展性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单中心、剂量递增、开放的I期临床研究》临床试验,日前正式启动。

该研究已经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批件号:L、L)。ClinicTrial注册号:NCT。

现正式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符合入组条件的复发间变星形细胞瘤/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

研究背景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占颅内原发恶性肿瘤的80%,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胶质瘤分为WHOI-IV级,其中高级别胶质瘤约占颅内原发恶性肿瘤的70%,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astrocytoma,AA)。目前胶质瘤的治疗策略是在手术切除肿瘤瘤体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手段杀灭残存瘤细胞或抑制其增长。

由于胶质瘤的高复发性,高死亡率,缺乏有效治疗的特点,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根据文献报道,从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上看,超过80%的胶质母细胞瘤中报道了MYC过表达和46%的胶质母细胞瘤中存在Mcl过表达。还有很多胶质细胞瘤中也存在CDK5过表达。

TG02胶囊是一种口服的CDK9的强效抑制剂,通过抑制CDK9显著降低肿瘤细胞中的MYC和Mcl-1,导致癌蛋白MYC,和Bcl-2家族成员Mcl-1耗竭,从而破坏存活信号,激活胱天蛋白酶和导致细胞凋亡。

已开展的临床前药理学研究,表征了TG02的生物化学和细胞活性、作用机制、体外药效学,以及人源小鼠肿瘤模型系统中的抗肿瘤活性。从而进一步证实了TG02作为一种新型的CDK9抑制剂,具有优良的成药性和体内外抗肿瘤活性。

本项目入组患者为18岁-75岁的TMZ治疗失败的复发/进展性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男女不限)。迄今为止,TG02胶囊已在美国开展多项I期临床,评价了TG02胶囊的安全性、耐受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而本项目作为I期临床试验在国内则是首次开展,预计将需要入选9-15名受试者。

临床试验信息

一、主要入组标准:

1.年龄:18岁-75岁,男女皆可。

2.经组织学证实的胶质母细胞瘤或者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既往接受至少一次替莫唑胺用药后失败的。

3.按RANO标准,经临床评估复发或进展的患者,有明确可测量病灶。

4.如果进行过放疗,则放疗结束须满3个月,或者在3个月内但在原放射野外出现肿瘤进展或经过组织病理学证实存在进展的患者。

5.手术时间距离研究治疗第1天≥2周,切口甲级愈合。

6.ECOG0~2分,可吞咽药物并保持口服给药。

7.预期生存期>3个月。

8.骨髓造血功能充足:ANC≥1.5×/L,PLT≥×/L,Hb≥90g/L;

9.能够提供满足分子病理(包括MGMT和/或c-myc)检测的肿瘤组织切片。

二、试验分组设计

1.试验分类:剂量递增、开放

2.入组人数:9-15人

3.筛选合格的受试者可进入本研究,根据给药方案进行治疗:此临床试验采取传统的3+3剂量递增设计,计划在3个剂量组中进行:mg,mg和mg。初始剂量为mg,每周两次,连续给药4周,每28天为一个疗程(分别在第1,4,8,11,15,18,22和25天服用)。早晨空腹(餐前1小时)状态下,用-ml水整片(完整)吞服。每名患者只能接受一个剂量水平给药。研究过程中每两个周期,或根据临床需要,进行肿瘤疗效评估,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治疗。您会持续接受治疗,直到疾病进展。

三、风险受益

在参加本项研究,您的病情有可能获得改善,也可能不会获得改善。参加本研究后,您将接受严格的医学检查,这些检查的目的是从多个方面评估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评估有利于医生对您的治疗效果做出及时、客观的评价,因此您也将获得更多的医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