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s://m-mip.39.net/pf/mipso_7465523.html脑胶质瘤是颅内很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脑肿瘤的40%-50%。成人和儿童都会得胶质瘤。去年3月,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就是因为身患脑干胶质瘤而去世的。
脑胶质瘤包括胶质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少突神经胶质瘤、室管膜瘤几种类型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I-IV级。
(脑胶质瘤分型及不同级别的生存期)
央视曾报道:以前很少见的脑胶质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生存率低,被认为是神经外科治疗中最为棘手的难治性肿瘤之一。所以,很多人对它的印象是“不治之症”。
其实并不尽然。全世界有很多医疗工作者都在为提高各种恶性肿瘤的生存率而努力,脑胶质瘤就是这些恶性肿瘤中的一种。那么,脑胶质瘤患者到底有没有办法获得更长生存期?世界上有哪些前沿技术可以提高Ⅲ-Ⅳ级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一起跟着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来了解一下。
国际规范治疗第一步:手术切除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手术都被认为是治疗脑胶质瘤的首要措施——手术可以迅速解除肿瘤占位,降低对周边组织和神经的挤压,从而降低颅压,缓解临床症状,此外还可以取得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协助后续治疗。
对于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来说,手术切除的意义更是尤为重大。临床多项研究表明:只要保证安全前提下的高切除率,预后(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生活质量等)都会非常高。
由UCSF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神经外科主任MitchelSBerger教授发表于世界知名神经外科专业学刊《神经肿瘤》(《NEURO-ONCOLOGY》)一篇名为《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手术切除率的作用》的论文,总结了自年以来21项关于低级别胶质瘤总生存期与切除率关系的研究,以及31项高级别胶质瘤总生存期与切除率关系的研究,得出结论:
(1)当切除率超过90%时,低级别胶质瘤5年和10年的生存率为97%和91%。
(2)低级别和高级别的胶质瘤患者生存期被最大切除有效延长。
注:MitchelS.Berger教授是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
被告知“不建议手术”,原因为哪般?
治疗规范上第一步骤都是建议做手术,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胶质瘤患者会被告知“手术风险高,有一定致残概率”,甚至直接被告知“不建议手术”。这到底是为什么?总结下来是以下两大原因:
1、位置复杂、手术难度大:当脑胶质瘤位于脑干(延髓、中脑、桥脑)、丘脑、胼胝体、松果体区、视神经、脊髓内等高难度复杂部位时,因其位置深在、解剖结构复杂,且其间密集着很多重要的神经核团,从而导致手术难度极大。其主要难点在于需要正确判断和掌握手术切除的范围、深度,并能精准辨识且避开功能区。
2、高风险、高致残率:高难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高风险,手术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如若不然,患者患者将会面临偏袒、癫痫、失禁、失语等诸多术后并发症。
到底能不能手术,医生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