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叶脑膜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儿童双侧丘脑胶质瘤,EGFR20号突 [复制链接]

1#

周末大家都很忙,我就长话短说,分享一个观点

我们看今年4月份发表的一项研究

儿童双侧丘脑胶质瘤在临床上偶尔能遇到,这种肿瘤没有特别好的治疗办法,因为丘脑这个位置没办法手术切干净,只能做放化疗,但放化疗效果也不太理想

双侧丘脑胶质瘤和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不一样。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往往具有H3K27M突变,而双侧丘脑胶质瘤往往不具有这个突变。

这项研究把13例儿童(2-16岁)双侧丘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二代测序和全基因组拷贝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儿童患者的MRIT2FLAIR图像

病理免疫组化提示H3K27M突变阴性

13例患者的病理类型和基因突变特点如下

13例中有11例出现EGFR突变,占84.6%,其中有11例为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2例EGFR7外显子突变

2例出现H3K27M突变,占15%

那EGFR是否是在肿瘤发生的驱动基因呢?

a是一个患者初诊和复发两次活检的基因检测结果,都提示EGFR突变

b是肿瘤多点取材,基因检测结果提示EGFR突变

也许EGFR突变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一个起始事件。

出现了EGFR突变会改变治疗策略吗?研究者在4例患者的传统治疗中加上了EGFR-TKI治疗,比如奥西替尼、阿法替尼、具体治疗模式如下

那治疗结果怎么样呢?加或不加TKI生存期差多少呢?

先看所有患者的整体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

病检结果无论是弥漫性星形胶质瘤、间变性星形胶质瘤还是胶质母细胞瘤,三者之间生存期没有差异,那就是说病理类型似乎对这种儿童双侧丘脑胶质瘤的预后影响不大

最后我们看使用TKI和没有使用TKI的患者进行比较,中位OS为21.5个月vs13.0个月,P=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虽然本研究样本量不大,但给儿童双侧丘脑胶质瘤的治疗带来了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可能为这种预后极差的肿瘤带来生存获益。也让我们更深一步的了解这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内在的分子特征

我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