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放射学杂志作者:*成燕,王显龙,朱建彬,等
仅供学习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ngiocentricglioma,AG)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Wang等于年首次提出,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正式收录,国内外文献报道AG病例不足例。AG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人,难治性癫痫为主要症状,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可表现为全面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等,另外发生于中脑的病变可以出现步态不稳。AG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常位于幕上皮层及皮层下白质,发生于颞叶的AG多累及海马,界清且瘤周水肿轻,一般为实性,伴点状钙化,可伴微囊或囊性改变,一般无强化或个别轻度强化。AG的常规MRI及CT表现
*成燕等人报道总结了6例AG患者影像学表现;6例均为幕上脑实质单发肿块,其中2例位于颞叶病灶均累及海马(图1,图2),2例位于顶叶,1例位于额叶,1例位于枕叶。5例病灶同时累及皮层及皮层下区域,另外1例仅累及白质。
图1,2同一患者,男,41岁,血管中心性胶质瘤(AG)。右侧颞叶内面海马区实性病变(图1,2↑),边界欠清,呈稍长T1信号(图1)、稍长T2信号(图2)
图3,4同一患者,女,9岁,AG。右侧顶叶实性病变,边界尚清,呈长T1信号(图3)、长T2信号(图4),边缘见条片状短T1、长T2信号(图3,4↑)
图5~8同一患者,女,43岁,AG。右侧额叶实性病变,CT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图5),见点状钙化(↑),周围见小囊变影,呈轻度强化(图6,↑);病理图片(HE ×),脑组织内见瘤组织片状分布,瘤细胞胖梭形或类圆形上皮样,交错状分布,或绕血管分布(图7,↑),细胞胞质红染,核杆状或圆形,深染,间质血管增生,未见核分裂和坏死(图8,↑)
影像表现归纳总结:
(1)信号及密度:同正常大脑皮层相比,所有AG肿块实性部分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图3),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图4),FLAIR呈低或稍高信号,囊性成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本组病例均未见出血信号,1例T1WI示肿瘤周围皮层边缘线条状高信号影(图3);1例额叶病灶行CT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呈等密度,CT值约36HU(图5)。
(2)边界:病灶边界清楚4例,边界不清2例。
(3)实质成分:实性4例、囊带壁结节性1例、囊性1例,肿块最大约为47mm×47mm,实性部分(包括壁结节)最大直径为14~33mm。
(4)钙化:CT示实质内点状钙化(图5),未行CT扫描但术后病理提示点状钙化1例,影像检查及病理均未见钙化4例。
(5)增强扫描:肿块实性部分无强化2例;轻度强化(2例,图6);分隔及壁结节中度强化1例;囊性病变为薄壁中度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1例。
(6)瘤周水肿情况:无瘤周水肿3例;轻度水肿3例,水肿范围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