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念日记》是一本沉重的书,一个武汉姑娘记录了家庭的抗疫的故事,自己身染疾病,但是为了照顾妈妈的妈妈,医院转到了火神山陪伴89岁的外婆,后来外婆还是离开了人世间,并变成了“大体老师”(遗体捐献作为研究所用)。武汉解禁了,阿念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特殊时期的爱和勇气,念念不忘……
年1月19号,念念回家了,拉开了整个故事的序幕。医院也发生着一个特殊的故事,《梅子的故事》,时间持续了将近1年。
梅子来自于内蒙古,一家人不管从相貌还是秉性都是蒙古族那样的豪爽,30来岁的年龄,夫妻两人身材都充满着蒙古族风范(请原谅我隐晦的描写)。梅子是一个爱美的女子,略显浓妆的粉饰,漂亮的指甲,这也是美甲店存在的原因。
脑瘤手术-医院完成
“我就是有点头痛,一做检查就发现了脑瘤”,年12月,在和医院二部11层的房间里,梅子对我讲到。
这是一个普通的女性患者,来自内蒙古,头部MRI提示胶质瘤,肿瘤只有一个字--“大”。
医院看病的脑瘤都不外乎“大(肿瘤大)”“深(位置深)”“难(手术困难)”,对于这样的病例,司空见惯,就像所有的常规的手术病例一样。我们的心里是有数的,虽然大,但是治疗效果不错的。
手术像往常一样完成了,术后恢复也很顺利,梅子开朗的性格也是她迅速恢复的保证。病理结果“3级胶质瘤”,需要放疗,梅子对放疗并不排斥。
一月-甲流了
我在美国探亲,大半夜接到了梅子老公的电话。
“郝大夫,梅子发烧了,高烧不退,该怎么办”,梅子老公给我打来了越洋电话。
“不行做个腰穿吧,当地就行,有了结果再说”,我迷迷瞪瞪地说着。
“我们去北京吧,当地不行”。
“那就先看发热门诊吧”,我回答道。
两周后,等我回到北京,已经出现了新冠疫情,门诊时候全副武装。
“前几天我们到了北京,一查甲流,输了几天液就好了”梅子老公到我门诊来复查,门诊病历系统已经闪现了“传染病”标记。
一见传染病的标记,我有点紧张,幸好不是新冠,而那时新冠在北京也有零星病例。
登记了器官捐献
梅子接受了放射治疗,回到了老家。她发的朋友圈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