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物的意识,包括人类意识在内,是这些生物的神经系统的一项功能。这些生物是自然选择塑造的信息及其物质载体,意识是生物的物质载体中的一部分零件的运动模式,是一定程度上有序化的物质运动及其携带的信息的产物。
年9月25日发表在《科学》杂志的文章Aneuralcorrelateofsensoryconsciousnessinacorvidbird用类似测试灵长类动物意识的方法实验检测小嘴乌鸦的高级认知能力,在可能负责鸟类高级神经活动的NCL脑区(类似于哺乳类前额叶皮层)植入电极记录数百个神经元的活动,发现当乌鸦检测到视觉刺激存在·不存在时NCL的单个神经元会有不同的反应模式。这可能是意识的物质基础(后详)。
题目对石头谈“思想”,在定义上是不妥的:
在我们目前使用的哲学体系里,“思想”就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观念”的同义词,限定在人的范围内。石头不是人,在这种定义下理所当然没有思想,这对你的立论没有任何帮助。
按这种定义,石头和类人猿都没有思想,那么人类和表现出视觉自我认知能力、很可能有自我意识的黑猩猩在思想有无上的差异取决于什么呢。
如果只是“物种不同”,那么这不过是循环定义,没有意义。
按照定义,人有思想的原因是:
1.有能被反映的客观存在;
2.人有意识和思维活动。
人有意识和思维活动的原因,目前认为是人有足以形成自我意识的神经系统复杂度,在其正常运转的时候可以习得自我意识这项功能。自我意识可能是具有一定复杂度的神经系统对自身的非概念性理论,很可能是通过经验获得的一项功能,比如在学习、与自身·与世界·与他人互动后产生。
从蚂蚁的情况看,自我认知对神经系统的要求是很低的:蚂蚁那25万个神经元的脑就有视觉自我认知能力和脑的偏侧化。如果我们的定义不限制为“人的思想”,那么蚂蚁很可能有思想,只是单个蚂蚁的思想十分简单。让计算机去模拟蚂蚁的脑,也就可以期待让计算机产生自我意识。
年举行的纪念弗朗西斯克里克的意识大会上宣布的“剑桥宣言”主张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依赖特定的大脑构造。实现意识状态重要的是神经复杂性,只要突触的数量足够多,神经系统是什么形状都可以。结合蚂蚁的情况,看起来复杂性也不必太高。
脱离身体的神经元是可以继续发挥功能的。人类已经让个老鼠神经元接着60个电极学会了操纵飞行模拟器里的F-22直线飞行穿过极端天气区域。人类已经让蟑螂大脑很好地驾驶了小型电动车。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将支持脑的生命活动的零件从自然演化的有机破烂换成提供相同环境的无机装置会影响脑的功能正常使用。脑本身看来也不是那么不可模仿:你和石头的差异,比你想象得要小。
意识的功能可能是行使否决权而不是决定行动:
对准备电位的研究指出大脑会先于我们的意识进入一种特殊的状态。在要求实验对象自发地移动他们的手指时,脑电图扫描显示在运动皮质区有缓慢的负电势势移,而势移的发生早于实验对象的身体移动。实验显示准备电位可以比移动早7~10秒。核磁共振可以用超过90%的准确度感知其变化、预测活动的开始,这不是因为活动还有低于10%的自由度存在,而是因为核磁共振机的灵敏度目前就这样。在对运动表现的研究和高水平运动员·艺术家的反馈中,自我意识被认定妨碍了他们的表现。当运动员或表演者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意识太强烈”时,“想得过于努力”会抑制他们的身体行动和创造力。人对一件事的反应越快、越精准,它就越有可能是无意识直接指挥的。
这个现象表明是潜意识决定开始做移动身体之类的行为,意识并没有能力决定开始某个行为,只是在它被实施之前能够提出否定的意见。
这样看来,自我意识对生物的功能极为次要,定义上的“思想”作为自我意识的衍生品,存在和不存在简直没有区别。
对睡眠及全身麻醉的研究证明,睡眠、全身麻醉和意识障碍的共同特点是大脑各区域间的功能连接中断、一系列功能状态受到限制,网络效率降低并增加孤立的模块化,为信息传输和集成创造了不适宜的条件,这意味着产生意识需要的可能是对信息的传输和集成。
灵长类大脑前额叶背侧部涉及以“自我”为中心的空间记忆相关信息的处理。前额叶皮层被实验证明是介导视觉意识的大脑区域之一,对激发处理视觉信号的神经网络非常重要,二者支持同一种意识模型。20世纪进行的大量的前额叶手术和21世纪的经颅磁刺激·超声波照射刺激也证明压制前额叶的活动或阻断各脑区间的信号传递[可以压制自我意识。在没有自我意识的状态下,人靠潜意识和无意识仍然可以正常生存,只不过不再能以共情理解其他人所说的伦理道德而需要训练条件反射罢了。经济学人的行为模式就很像切了前额叶的人。
其实前额叶白质破坏类手术的精确版本anteriorcapsulotomy和bilateralcingulotomy至今还在使用,用来治疗严重的强迫症和抑郁症。毕竟人类的深层神经活动知道意识并不重要。
按照上面提到过的定义,没有正常自我意识的人是不具备思想的——那么,只要轻微调整一下,你和石头的区别就不再是“思想”了,你就是漂浮在黑暗太空中的一块有名字的碎石。
磁刺激和超声波照射的效果是暂时的、可逆的,不但能在专家指导下体验没有意识、没有思想的感觉,在一些猴子实验中还表现出支配猴子行为的效果,这对人也很可能有效。就是说,三体2里幻想的各种未来技术之中最接近现实的可能是思想钢印。那你觉得“意识”或“思想”真的是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东西么。
其实,很多读者想讨论的东西不是意识,而是“灵魂”或“自由意志”。潜意识提议你讨论意识,是因为神经回路刻印的信息显示“讨论灵魂显得过时而愚蠢”。
在一些哲学上,自由意志被当做默认假设。这与我们对大脑工作方式的认识早就不一致了。据我们所知,自我意识、逻辑、情感、知觉和所有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神经元放电的结果,只在输入强度超过动作电位时发生。意志和知觉不能引起神经元兴奋,它们是神经元兴奋的结果。
在科学上,需要证明才能被接受的概念不是“没有自由意志”,而是“有自由意志”。事实上拿不出证明的也是“有自由意志”。
年被吹嘘为“证明了准备电位并不代表没有自由意志”的论文[其实是被媒体曲解了,它证明的是“人脑的决策比过去想象的更加依赖随机激发,它不是决策树,而是骰子堆”,身体的活动仍然发生在意识的参与之前——从这论文里,你找不到任何地方显示出自由意志对活动的影响。
这种程度的随机触发器,你可以在任何家用电脑里制作一个。“意识不可预测”这种笑掉大牙的东西就别提了。你可以用灵长类进行实验:磁或超声轰击前额叶可以操纵猴子对事物的反应;给它两针或者戳几下脑子,没有不能预测的。这类实验在人身上做的时候要选择没有后遗症的手段——包括语言。年,实验证明在谈话中提到“诚实”可以降低对方说谎的概率,在考试前谈到校园里出现了幽灵可以降低学生作弊的概率,谈更现实的惩罚可以进一步降低概率。
一项来自意大利的对癌症患者进行的游走在伦理边缘的研究显示:
切除顶叶后部的一些神经元,可以增加人对神之类超越之物的信仰、通灵与合一的体验、对自己病情的超脱与平静情绪。只在那里划几刀而不移除神经元则无此效果。
具体来说:对左侧顶叶和右侧角回下手,可以让人有一股莫名的平静和满足。
人脑就是一摊柔软的计算机,信仰是个bug。
而关于伦理的研究再次显示了人脑的二极管性质: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研究人员将四个哲学大班的名学生分配为讨论肉食伦理的实验组和讨论一般慈善行为的对照组。每组学生都被要求阅读相关主题的哲学论文和视频,然后与助教进行50分钟的小组讨论,那之后学生们在调查问卷中各自回答了对肉食道德和慈善行为的个人观点。
接下来,研究人员从大学食堂获得了名学生在实验前后的张食物购买收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在实验前,实验组学生购买的价格4.99美元以上的食物含肉的比例为52%,实验后降至45%,而对照组在实验前后没有变化。
言语和手术刀,操作这团计算机的能力差距很大,但都算是有效。
当然,你可以通过认为时间不存在来击穿因果律,但此时你就从更加根本的地方否决了自由意志:
按照强人择原理,宇宙是这样是因为我们观测了它。现在的一切是未来的观测者决定的。
在时间并不真正存在的情况下,必须有至少一个压倒性的观测者同时观测了一切,来决定一切的样貌。没有其它东西能观测这个观测者。
这称为最终观测者,它将驱逐一切自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