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声誉到底有多重要?
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真没办法理解,但对于西方的政治之家肯尼迪家族却已经到了不惜“手刃”至亲的地步。
在一本《罗斯玛丽:肯尼迪家族隐藏的女儿》的书中,我们有幸看到约瑟夫·P·肯尼迪的残忍手段:为了保全家族形象,亲自骗自己的大女儿罗斯玛丽·肯尼迪走上手术台,切除额叶神经,变成了白痴。
是的,这就是真实的肯尼迪家族,他们为了维护自身正派、高尚的形象,完全不顾自己家人的生死与感受。
对于罗斯玛丽来说,原本是庆幸生在这样一个声望之家的,她的父亲是美国出名的商业巨贾,她的哥哥在未来成为了不可一世的总统,她的家族是美国赫赫有名的望族。
而罗斯玛丽本身也应该会优秀,作为家族第一个出生的女儿,她还没有出生便被父母赋予了无上的期待与热情。
可惜,这一切因为母亲羊水早破而变成了悲剧:当时,罗斯玛丽的母亲罗丝并不以为然,前面她已经生过两个孩子,所以也算有经验的产妇。
医院之后,罗丝并没有急着生产,她要求之前为自己接生的妇产科医生为自己接生,但问题是这医院。
罗丝为此非常失望,她甚至拒绝快要生出来的孩子过早来到这个世界:迟迟不肯让罗斯玛丽出生,不用力,相反还夹紧了双腿,让婴儿停滞在产道无法出生。
一切就这样发生了:罗斯玛丽因在产道时间过长,脑部神经受到损伤,从小便成为一个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
据说,约瑟夫为她做过智力测试,其智商只有70。
这意味着罗斯玛丽与一般人不一样,反应要慢一些,行为要有所不同。但她知道讨好别人,知道乖巧、听话就会被喜欢,知道自己不如别人,所以会暗自伤心。
为此,约瑟夫与罗丝非常伤脑筋,他们担心外界知道自己家中有一个低智商的女儿,担心会影响家族形象,会让自己的事业受到牵连。
所以,整个肯尼迪家族的成员约定:将罗斯玛丽的低智商秘密保守起来,将其送去特别的寄宿学校学习。
显然,这对于罗斯玛丽是不小的伤害,但她默默接受了这样的事实,甚至在给家人写信时这样表示:
“我愿意做任何事情来讨您(父亲)的开心。”
可以看得出来,虽然罗斯玛丽并不优秀,但她有正常人的思维,有正常人的情感需求,她渴望着被家人接受,甚至是走上社会,展开正常的人际交流。
为此,罗斯玛丽非常认真地学习,无论是学术还是礼仪。
一度,她的智力不足可以掩饰到不为外人所知的样子。甚至在约瑟夫成为英国大使时,她还随家人一起得到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及王后的接见。
一切似乎都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可这时二战爆发了。约瑟夫一家回到美国,罗斯玛丽只能再次被送回寄宿学校。
这时的罗斯玛丽已经成为了21岁的大姑娘,因为被区别对待,她变得脾气越来越不好,甚至还有暴力倾向。
第二年,鉴于罗斯玛丽已经长大成人的现实,她被接回到家里。
这时她发现,与自己年纪相近,且感情相对较好的妹妹尤尼丝已经完全独立,整天为着自己的兴趣奔波于外,几乎一年当中有半年时间不在家。
而她的弟弟杰克也出版了自己的书《英国为什么沉睡》,从而名声大噪,四处去宣传,去参加签售活动。
而她呢?只能留在家里,与更小的弟弟妹妹们在一起。
肯尼迪家的一名家庭教师露埃拉·亨尼西就说过:大家对罗斯玛丽非常好,但她经常被迫和年纪小的弟弟妹妹同组,而不是和年纪相仿的孩子在一起,她和弟弟妹妹的兴趣比较相像,这些弟弟妹妹对她的依赖,也让她有安全感和责任感。
年的夏天,约瑟夫发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这让他感觉危险。
原来,当时罗斯玛丽非常得意地告诉他:“有个男生说,他觉得我是肯尼迪家中长得最漂亮的人。”
事实上,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表达,就当时罗斯玛丽的长相,在众姐妹当中真的算出类拔萃,她五官完美,笑容乖巧,身材丰满,走到哪里都更容易引起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