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你有没有想过或许你的孩子正在一点点变苯,这并不是在信口胡言。根据哈佛大学的精神分析师瓦尔丁格教授在TED演讲可以知道:孩子的智力值一方面取决于遗传,另一方面由后天的培养所决定。但非常可惜的是,现如今的许多孩子正在一点点变笨。
为了证明这一结论,哈佛大学组织了一场长达75年之久的“格兰特研究”。这场研究是以不同孩子的成长轨迹、幸福值以及智力发育等出发点而进行的全方位的调研。实验证明对于孩子的智力发育也许绝大多数父母都想错了。
一、习惯晚睡经常性的熬夜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展,孩子的生活逐渐被手机、平板等娱乐内容填充。丰富的娱乐设备使孩子的娱乐时间显得不够充裕,有些孩子为了多玩一会,甚至利用晚睡来增加游戏时间,这一行为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损伤巨大。
睡眠时间不充足会造成宝宝大脑发育的严重负担,大脑没有足够的休息,时刻处于超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对孩子的记忆力和反应力都会造成损伤。父母要给孩子做好表率,拒绝熬夜早睡早起,这对孩子也是一个正向引导,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休息时间。
二、没有吃早餐的习惯
往往由于双职工家庭里大家上班上学的时间都很紧张,很多父母在早上抽不出时间来为孩子准备早餐。所以孩子的早餐多半是些前一天的剩饭或者路边摊解决。这样毫无规律与营养的饮食习惯正在悄悄使孩子变笨。早餐关系到孩子一整个上午的精神与专注力。
当别的孩子都在专心致志学习时,你的孩子却在饿着肚子惦记中饭,孩子又怎么能有学习效率呢?当整个家庭成员都拥有了一个规律的作息以后,安排出一顿早饭的时间就轻而易举了,合理进行营养搭配,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早餐。
三、沉迷于电子产品爱看电视
关于看电视的危害,许多家长都认为是对视力损伤,却很少有家长知道,看电视的过程中最“受伤”的其实是大脑。智能设备的工作频率要远远高于人类的大脑反应速度,也就意味着接触这些电子设备时,大脑无法跟上屏幕的变化速度。
这样一来,宝宝的大脑在这个时间段就处于一种“不工作”停滞状态的。但我们都知道大脑是越用越灵活的,如果大脑长时间的不工作就会像生锈的机器一样,这自然是损伤智力的。要给孩子规定一天中看电视的时间,其他时间要积极培养孩子更广泛的兴趣爱好。
四、父母对孩子缺乏耐心,经常对孩子吼叫
相信世界上每一个父母都对孩子大吼大叫过。可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毫无好处。有相关研究证实,父母经常性的大吼大叫会造成孩子大脑前额叶不可逆的损伤,而前额叶遭受损伤会延缓大脑的发育影响大脑的反应速度。
细心的家长能够发现,自己的孩子会有记忆力下降,反应也十分迟缓的表现,这其实就是孩子在变笨的表现。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来教导孩子。不要总是大吼大叫,以免自己的语言暴力影响到孩子大脑的发育。
五、父母随便给孩子下定义贴标签
心理学上有种名为标签效应的说法:是指父母先入为主习惯性地给孩子贴上标签后,孩子会在这种标签的心理暗示下,逐渐真的变成了父母口中所说的那样的人。这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对了事半功倍,用错了会耽误孩子的一生。
当孩子整天被一些例如太蠢了,笨死了这样饱含负面情绪的话包围时,通过心理暗示的作用,孩子会丧失自信,真的变笨。家长要看到孩子的闪光点,给孩子贴正向的积极的标签,这样孩子与你之间就会形成正反馈,这也是为宝宝智力发育助力的方式。
六、用逼迫的方式强迫孩子学习
人都是有惰性的,而学习的本质就是违背惰性。相比于精彩纷呈的娱乐活动,学习枯燥又乏味。父母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味灌输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当孩子玩心大起不愿坐下来学习时就以家长的权威逼迫他听话,这是不可取的。
孩子是需要全面的发展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因此抹杀孩子的天性,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用在他的兴趣爱好上,毕竟我们想要的是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孩子,并不需要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不要因为学习重要就扼杀孩子的兴趣,家长要鼓励孩子兴趣爱好的发展。
优秀的孩子不单单是学习成绩突出,好的习惯也是重要的一个因素,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这样孩子在今后才会更容易有出息。
在这里给各位家长引荐这套《儿童好习惯养成》绘本,全套共30册。一共有三个故事主题,可以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来完善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哦
写在最后: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为家长我们不自觉地对孩子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想要孩子成长更好,就需要家长全身心的投入与付出。相信每个家长都竭尽所能想给孩子最好的一切,但日常生活中上述这些会阻碍孩子发展的行为习惯家长要积极帮孩子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