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叶脑膜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朱清时先生禅定心流与脑科学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专科治疗医院 http://www.yushiels.com/

禅定、心流与脑科学

朱清时

(.4.19)

禅定和“心流”表面上不同,但对应的大脑活动却相同。刺激脑额叶有助于去除自我感、时间感、刻意性,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创造力。

一.最优体验

你可能有过这种经历:思考一个问题而忘了时间,专注打游戏听不见别人叫你。大家都很享受这样的状态,它让人能够全身心投入一项活动,忘记自己,忘记时间,毫不费力,不仅使人快乐,而且做事的绩效也很高。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研究人员进行过一项研究发现,那些能够解决重要战略难题的高层管理者,他们进入这种状态的效率比普通人高很多倍。但是对于一般人,这种状态可遇不可求。

世界上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人,都知道在这种状态时人有最优体验,这时人的心理感受到最快乐,做事还可以实现巅峰的绩效表现。无论在安静时还是在忙碌中,都可以进入这种状态。而且每个人内在的本能一直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设法进入这个状态。

1.静态心理的最优体验

打坐是在安静时进入这种状态的好例子。古印度经典《摩诃婆罗多》(大约公元前年)这样描述寂止心理的最优状态:“他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无嗅无尝、无触觉体会。与此同时,他不再幻想,而且无嗜欲。他坐定如块原木,在无思无虑中。圣贤将其称为“轭",即达到自然本质者。”

其中“轭”(yoked)一词的梵文原意,指牛马拉车时套在脖子上的器具,它是瑜珈(yoga)的词源。这段文字简单描述的冥想状态,具体特征是无意念的内在宁静状态,进人这个状态便达到了自身的“自然本质”,即其本质与宇宙的本相合而为一。随后的帕坦加利在《瑜珈经》(公元前年)中把这种最优体验称为“霎哈嘉三摩地”(SahajaSamadhi)。

在禅定中,三摩地即三昧。证到三昧后,人在外表上看与原来一样,但心干净得一尘不染,接触任何外境都没有分别心、没有妄想、没有执着,内心如如不动,这样去掉了“心猿意马”的烦恼痛苦,心无挂碍,恢复了自性清净心,这是人生最快乐的存在状态。这时心里虽然什么都没有,但是无论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无论做什么都可以到达巅峰状态。这是自性本具的能力,不是靠记忆。当年佛陀说,舍利弗的智慧就像鼓,里面没有东西,是空的。但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就不鸣,这是自性本具的智慧。

2.动态中的最优体验

传统的内观禅法和现代的心流,是在动中进入这种状态的例子。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心理不是处于静态而是在动态之中。禅法的内观就是动态之禅。六祖惠能主张禅修不离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也不离禅修。他把禅法称之为“一行三昧”,“了取平常心是道,饥来吃饭困来眠。”在吃饭时专注吃饭,走路的时候好好走路,时时刻刻保持觉性,以觉察之心走路、穿衣、吃饭,清楚每一念的生与灭。

在动态过程中觉知一切,就是认识过程中包含着的每一条信息交流或反馈。有些信息可能会使我们付出心力应付,造成意识的失序;有些信息可能强化我们的目标,激励出更多的精神力量。

如果信息对意识产生不利的影响,使我们分心,造成痛苦、恐惧、愤怒、焦虑、妒忌等,就是内在失序。失序的现象会强迫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错误的方向,不再发挥预期的功能,精神力量就窒息了。

如果在整个过程中所交流和反馈的信息,都与目标亲和,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因此不需要分心防卫。没有失序现象需要整顿,自我充分掌控意识,意识更有秩序。这样不仅可以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以求实现目标,做事绩效最高,从而把事情做得更好,而且每次的信息和反馈都赞美“你干得好!”这样的心理感觉又最佳。这就是动态心理的最优体验,观禅和心流都有这种特点。

3.禅法和心流有相同的大脑活动

在一般人看来,禅法与宗教和圣人有关,而心流则与艺术家或运动员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现象,实际却有共同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科学家们已发现,常人在意识清醒时,大脑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cortex,PFC)处于广泛的活动中,脑电波中有较多高频率的β波;当进入心流和禅定状态时,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广泛活动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这块区域某些特定的部分要么亮起来(异常活跃),要么就暗下去(活动减弱)。与此同时,脑电波从活跃的β波,慢慢降低到平和的α波,进入到更深度的类似催眠状态的θ波,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内啡肽、大麻素、血清素和催产素等神经化学物质。

目前的脑科学对意识的认识还很肤浅,更无法完全解读禅法和心流,然而只要找到它们与大脑活动的密切关系,我们就可以使用脑科学来寻找得到禅定和心流的清晰、明确的新方法,大大缩短训练时间。有不少人仅仅依靠一种模糊不清的概念知觉来修习禅法,要想有成就好比蒙着眼掷飞镖。如果知道了目标与大脑功能的变化的联系,可以让禅修者在数月内取得过去要数年才会有的进展。

另外,在数千年的时间里,禅法积累了关于大脑运行的大量知识经验,也会有助于脑科学的发展。由于本文篇幅所限,这些问题将在随后的文章中介绍。

二.“心流”解读最优体验

4.心理学家调查“到底做什么事最幸福?”

心理学家米哈里想知道“到底做什么事最幸福”,他用问卷调查研究了很多科学家、医生、艺术家和普通人,获得了超过十万份的日常体验问卷,由此总结出了心流的特征和产生的条件。

其中有个案例。里柯·麦德林在一条装配线上工作。他完成一个单元,规定的时间是43秒,每个工作日约需重复次。大多数人很快就对这样的工作感到厌倦,但里柯做同样的工作已经5年多了,还是觉得很愉快,因为他对待工作的态度跟一名奥运选手差不多,训练自己创造装配线上的新纪录。经过5年的努力,他最好的成绩是28秒就装配完一个单元。最高速度工作时会产生一种快感,里柯说:这比什么都好,比看电视有意思多了。

这个案例表明,哪怕一般人认为最枯燥无味的流水线工作,也能造就最优体验。关键在于任务的难度要对你构成一个不高不低的挑战。当我们处于太容易与太难之间的那个平衡点时,人的技能总是越练越精的。不停上升的难度迫使人们全力以赴,时时接受挑战,提高能力。所以当任务的难度逐渐升级时,人们就可能达到:没有失序、每条信息反馈都在赞美“你干得好!”从而更专注、干得更好。这就是最优体验。接受米哈里访谈的人,在描述他们处于最优体验的感觉时,经常采用这类字眼:“好像漂浮起来”,“一股洪流带领着我”,所以他称最优体验为“心流”。另外这个词也突出了这种体验是动态心理产生的

5.心流有四个特征和八个要素/p>

我们可以总结出产生心流的八个要素:1.这种体验出现在我们面临一份可完成的工作时;2.我们必须能够全神贯注于这件事情;3和4.这项任务有明确的目标和即时的反馈;5.我们能深入而毫不牵强地投入到行动之中,日常生活的忧虑和沮丧都因此一扫而空;6.充满乐趣的体验使人觉得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7.进入“忘我”状态,但心流体验告一段落后,自我感觉又会变得强烈;8.时间感会改变:几小时犹如几分钟,几分钟也可能变得像几小时那么漫长。

心流还具有四个特点:无自我性(Selflessness),即消除了“自我”的感觉;无时间性(Timelessness),即消除了过去、现在未来的区别,处于“深度的现在(thedeepnow)”-“当下”之中;无刻意性(Effortlessness),即不刻意去做事;丰富性(Richness),即能获得丰富信息并且创造力大增,而且有强烈的愉悦感。它们被简称为STER.

总之,当你特别专注地做一件目标明确而又有挑战的事情,而你的能力恰好能接住这个挑战时,你可能会进入的一种状态。它的特点是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会忘记自己(“无自我性”),忘记时间的流逝(“无时间性”),没有意识主动参与(“无刻意性”),而且自己的生理、心理状态,包括认知力、创造力和愉悦感都达到颠峰(“丰富性”)。这四个特点可以看作心流的定义。它们与禅法是一致的:“无自我性”与三法印契合,“无时间性”就是内观正念的“当下”,“无刻意性”即是“无念”,“丰富性”类似获得“自性本具的智慧”。

在艺术家和运动员中有很多心流的例子。

6.运动员的巅峰体验

外行人以为登山运动员在“花钱买罪受”,不理解他们的追求是什么。其实对登山运动员来说,那些客观的危险可以尽量避免,例如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山崩、落石、气温骤降等;主观的危险也可以通过严格的训练和妥善的准备消除,例如登山者的技能不足,判断不够等。他们追求的是在登山的艰难状况下,可以产生行使控制权的感觉。一个人只有在自己的力量能左右结果时,才能确知自己握有控制权。因为只有放弃生活常规所提供的保护,才可能体会到控制的感觉。

一位登山运动员说:越来越完美的自我控制,产生一种痛快的感觉。你不断逼身体发挥所有的极限,然后满怀敬畏地回顾所做的一切,那种佩服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它带给你一种狂喜、一种自我满足。他们爬到山顶时,虽然很高兴已大功告成,而实际上却盼望能继续往上攀登,永不停歇。攀岩的最终目的,只为了确认自己是一股流动(flow)。流动的目的就是持续不断地流动,不是为了到达山顶或乌托邦。它不是向上的动作,而是奔流不已。向上爬只是为了让流动继续。

优秀运动员常常有全神贯注的状态。此时他们能很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当下的每件事,头脑里却没有任何的念头。一些篮球明星在比赛中会进入那种“人球合一”的巅峰状态,他们的身体和球不与任何东西相碰,只在缝隙间行走。这时候他们做各种技术动作根本不用去想,投篮不用瞄准,随手投出去就一定进。然而球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他们肯定不断有信息交流或反馈,只不过它们都很细腻,而且完全是亲和的,没有引起任何内在失序,让人完全感觉不到。

三.有关的脑科学知识

在进一步介绍用脑科学解读禅法和心流之前,这里先预习一些有关的脑科学知识。

7.大脑的构成

我们的大脑有三个部分:原脑、旧脑和新脑。大脑的进化是按照这个顺序逐步叠加的。

原脑包括脑干(桥脑与延脑),是脊髓的延伸,属于由本能所趋动的脑。它不具思考或学习能力,而是类似预先设定的一些调节器,维持人体的基本生存功能,满足最基本的需要。例如心跳与心律、肠功能、血液循环、血压、体温调节、呼吸速度、睡眠等原始功能行为。

旧脑又名哺乳动物脑或内脏脑。环绕脑干的部位被称为边缘系统,与嗅觉、内脏活动、情绪反应和性活动有关,包含扣带回、杏仁核、嗅脑、海马,与嗅觉、内脏活动、情绪反应和性活动有关,使哺乳动物与外界之间具有细腻而复杂的情感互动。旧脑主要掌管情绪、感性记忆与注意力。它具有学习与记忆功能,使人类开始有了好坏取舍的价值判断和利害舒服的情感感觉,决定什么事情能吸引你的注意力,对事物的感受是正面还是负面,以及评定理性脑所产生想法的好坏,是否令它“觉得”真实与正确。笛卡尔一度把灵魂放在松果体中,后来科学家们一度认为灵魂在边缘系统的扣带廻附近,这里至少是“灵魂的热情所在地”(《脑中有情》,JosephLeDoux著,洪蘭译,p)

新脑是通常所说的大脑皮层,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即常说的左右脑,均包含四个部份:额叶(FrontalLobe)、顶叶(ParietalLobe)、枕叶(OccipitalLobe)、颞叶(TemporalLobe)。它包围覆盖着整个旧脑边缘系统的上面和一部份的原始脑,形成裸视下大脑的最显着部位,几乎占据了目前人类全脑重量的八成左右,是神经细胞集中的大本营。

8.前额叶皮层

前额叶指的是额叶的前端,它的表层便是前额叶皮层,这是在进化上最晚出现、在个体发育中最晚成熟的结构,主要与人类的高级认知功能相关,对人的思维活动与行为表现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是与禅法和心流密切相关的重要脑区。

前额叶皮质的功能,可以简化成三个区域:眼眶皮质、内侧皮质和背侧皮质。

(1).眼眶前额叶皮质(Orbitofrontal)。此区域在额叶下方,向前延伸到眼眶,故有此名。它会权衡轻重,考意因果关系,控制冲突和原始驱力,不让它们产生不良後果。如果有人失去眼眶皮质功能,仅仅外面一个无足轻重的刺激,就足以释放不寻常的冲动行为。

(2).内侧前额叶皮质(Dorsomedial)。这个位於垂直中线旁的区域,控制驱力、动机和前瞻活跃的行为。我们有很多的行为选择,只有持续地加入额叶负责的注意状态,我们才能维持目标导向,以便以细致的分级和更有秩序的方式进行正常动作。

(3).背侧前额叶皮质(Dorsolateral)。这个区域最大。它在运动区前面,与顶叶有很多联系,与边缘系统的联系比较少。它有比较高层的“执行”功能;其他功能包括进行整合联系功能,使它们在认知和行为上适当。

前额叶执行的四个基本功能步骤是:抽取相关资料,将它们依次序排列,形成许多组合,并整合成为比较高层次的观念。

目前的实验已发现,电刺激额叶会引发许多正面的感觉。在一项大型研究中,约四分之一的案例产生正面的心情改变。其余的观察也说明额叶的一些特殊功能。病人的心情会起起伏伏,开始时放松并感到很好、微笑且飘飘然;接著飘飘然加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情绪爆发;最後是突然的正面情绪反应,然後是突然的完全满足,不需要继续接受刺激。许多额叶刺激反应,与禅修期间经验到的心情和内容的变动颇为相似。

四.借助脑科学产生心流

9.脑科学帮助产生心流

怎样才能在需要时产生“心流状态”?能否用捷径达到它呢?

科学家曾使用神经反馈的方法来训练心流,他们让每个人都连接到电极以及测量心跳的监视器,通过控制自己的呼吸,根据面前屏幕上的波形,学习刻意操纵来显示特定的脑波,设法产生“心流状态”的α波。可是这种方法的效果不好,因为当实验者以为已经得到了心流这个意念一产生,注意力分散,“心流”马上又消失了。

科学家还发现,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运动员,处在心流状态中时,他们的大脑前额叶皮层中都显示较少的活动。在这种状态时,大脑里主管理性思维的区域活动降低,负责无意识直觉的区域活动增加,进而产生轻松流畅的感觉。因此脑科学可以帮助产生心流的另一种方式,就是把头脑中的一些活动弱化或关掉。

10.关闭大脑中的自我感和时间感

自我感使每个人以单独的个体去面对大多数问题,它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以沮丧、忧虑、愤怒、嫉妒以及其他负面情绪为形式的个人痛苦。自我感造成一个内在批评者,一直不停唠叨,使自己恐惧而什么也做不了。为了实现无自我性,我们需要关闭大脑中“自我批评”的声音,不再自我批评就是要加强心理素质,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

自我感与人脑中的前额叶皮层有关。关闭前额叶皮层中负责运行自我的那个部分,可以使我们得到摆脱自我声音的轻松时刻。科学家把这种关闭称为“短暂前额减退”(transienthypofrontality)。在这个期间,我们获得了真正的宁静,能够以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开关自我的行为,又叫作“主客观转换”(thesubject-objectshift)。

时间的感觉是一种遍及整个大脑、整个前额叶皮层的分布式知觉。当我们处于“短晢前额减退”时,前额叶皮层功能下线,无法再进行这种对于时间的计算。这样可以关闭大脑中的“时间感”,忘记时间意味着专注做事的时候不要考虑过去,也别担心未来,要专注于眼前(“当下”)。

这样我们便不再回顾过去的那些痛苦并力图避免重复那些经历;我们也不再幻想比今天更好的明天。没有了区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能力,我们便陷入延长了的“现在”中,这被研究者称为“深度的现在”(thedeepnow)。由于我们不再为为注意力的重新分配花费精力,所以每秒吸收的数据量增加,并且处理得更快。当我们更快地处理更多信息时,每一刻似乎都变长了。这就是为何在“心流”状态中,“现在”会延长。

11.电剌激前额叶皮层产生心流一例

在悉尼大学最近的一个研究中,科学家们用经颅磁性剌激来产生心流。

他们使用一个微弱的电磁脉冲来使得前额叶皮层不再工作。由于各种意念都是在这个脑区产生,它停止工种意味着不生杂念。这样制造出了一个20-40分钟的心流状态。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对象还接受了一个关于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经典测试:九点题(thenine-dotproblem)。在笔不离纸的情况下,在十分钟用四条线把九个点连接起来。在日常状态下,只有不到5%的人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在控制组里,无人成功。在引起了心流的组中,40%的人在规定时间内连接起了所有的点,也就是说,比正常情况下要更好8倍。这说明处于这样的状态,人的思维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五.脑电波与禅定

12.脑电波的类型

人脑中有许多的神经细胞在活动着,像电器一样震动,发出脑电波。它们是一些自发的有节律的神经电活动,其频率变动范围在每秒1-30次之间的,可划分为四个波段,即δ、θ、α、β波。

δ波(1-3Hz):频率为1~3Hz,幅度为20~μV。成年人在极度疲劳和昏睡或麻醉状态下,可在颞叶和顶叶记录到这种波段。

θ波(4-7Hz):频率为4~7Hz,幅度为5~20μV。在成年人意愿受挫或者抑郁以及精神病患者中这种波极为显著。但此波为少年(10-17岁)的脑电图中的主要成分。

α波(8-13Hz):频率为8~13Hz(平均数为10Hz),幅度为20~μV。它是正常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人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该节律最为明显,睁开眼睛(受到光刺激)或接受其它刺激时,α波即刻消失。

β波(14-30Hz):频率为14~30Hz,幅度为~μV。当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或亢奋时出现此波。

除此之外,在觉醒并专注于某一事时,常可见一种频率较β波更高的γ波,其频率为30~80Hz,波幅范围不定。

13.禅修与脑电波

禅修时的腦波已有很多研究,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已经比较清楚。禅修初期(第一期)的腦波變化是alpha(α)波會增加,或其幅度會增大;

接著(第二期),theta(θ)波會增加,部分原因是禅修者可能嗜睡。θ波的其他變化包括:短暫密集出現,和持久的高幅度。比較有趣的是,禅修誦經會增強θ波的節奏和同步化。一位资深曹洞宗和尚在坐禪32分鐘後已經進入深層階段時,α和θ波充满額葉和頂葉。此外,α波廣泛地出現在枕葉和顳葉;

打坐第三期中,出現频率高的Beta(β)波和伽马(γ)波。

γ波是我们学习和处理信息时常有的脑波。例如一个物体的颜色、形状、运动和位置在视觉皮层中以不同的方式处理,需要把这些特征重新组合成一个单独的实体,称为“绑定”状态。在“绑定”时,γ波就会出现。它们涉及到将各种感官输入绑定到我们所感知的单一物体上。

γ脑电波很不平常,它们主要在新奇的想法第一次聚集起来并开创出新神经路径时出现。这种时刻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时刻。有一次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浴盆里洗澡,突然来了灵感,发现了他久未解决的计算浮力问题的办法,因而惊喜地用叫了一声“尤里卡”(古希腊语),意思是:“好啊!有办法啦!”从此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因此科学家们把γ脑电波选做顿悟或创造力的标志。

14.一项里程碑式的实验

4年,威斯康辛大學的Lutz等人完成了一项里程碑式的实验研究,发现长时间的打坐能够增加创造力。他们的實驗對象為8名資深藏僧,平均年令50岁,打坐年令15-40年,打坐實際時數為1-5萬小時;控制組為10名健康學生,平均年令21岁,他们在实驗前接受的打坐訓練,每天打坐1小時。禅修时他们都进入一種怀着慈悲心态的“清醒无念”状态。

实验发现:每位藏僧在实验中,大脑皆產生高振幅γ波(25-42Hz),主要分佈在額葉和頂葉區。开始打坐後,γ波馬上出現,但其振幅慢慢变大,約1分鐘後達到最高且持續。γ波的另一個特徵是在大腦两邊的同步化。控制組只有二個人出現γ波,但不明顯。这说明打坐明显增强了人的γ脑波。

他們的實驗也證明了長期打坐能改變腦作。長年打坐的資深喇嘛的大脑在打坐前已有γ波出現,與控制組比較有明顯的統計上差異;打坐時產生的γ波差異更大;打坐前產生的γ波總量,与打坐年数有正面的关联。这说明長年打坐可以使大脑的神經重組(即所謂“重塑大脑”),这样的人即使未打坐γ脑波就比常人强。

人的创造力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整合思维”状态,然而达到这种状态并非易事。几千年来的佛法修行,有利于“整合思维”,从而提高创造力。用脑电波作工具,可以通过监测γ脑波,来观察大脑的“整合思维”状态和人的创造力。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Csikszentmihalyi),“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信出版,张定绮译)。

StevenKotler,JamieWheal著,张慧玉等译《盗火:硅谷、海豹突击队和疯狂科学家如何变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森舸澜(EdwardSlingerland)的《为与无为:当现代科学遇上中国智慧》,史国强译,现代出版社。

RichardChiandAllanSnyder,BrainStimulationEnablesSolutiontoInherentlyDifficultProblem,NeuroscienceLetters():-24

《禅与脑》,JmesH.Austin著,朱廼欣译,p-。

文章来源:朱清时先生微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