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喜欢发呆吗?虽然有些人认为这种看似“懒散”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但实际上有研究证明,它是一种高效的健脑方式。在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现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推出的“”健康生活理念中,建议每个人每天抽出5分钟发呆。虽然这只是短短的5分钟,但却可以带来三个巨大的好处——
1.保护大脑
在高压状态下,人们容易出现情绪和认知上的问题,例如控制不住情绪、效率低下等。相比之下,发呆可以让身体和大脑处于一种轻松的状态,成为一种很好的精神调节方式,并有助于保持大脑的正常运转。
2.缓解负面情绪
研究表明,发呆是最简单的减压方式。当大脑中的α脑电波被增强时,人们的心境清静,脑海中空无一物。这种特殊的脑电波可以抑制信息超载,使注意力和意识更加集中,从而改善情绪、减轻压力、缓解焦虑不安。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每天适当发呆能够将焦虑和抑郁的风险降低25%。
3.提高认知能力
尽管人们在发呆时大脑似乎处于休眠状态,但美国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的神经学学者马库斯·雷切利却发现,与记忆相关的脑区(如海马体、内侧前额叶等)在发呆时反而更加活跃。这些大脑活动可以帮助整理、消化大量信息,使认知功能更加高效。
发呆最适合以下人群:
-频繁出现头痛:特别是压力导致的紧张性头痛。
-肌肉不适:通常我们会将脖颈疼痛归咎于长时间使用电脑,但实际上也可能是压力过大所致。
-眼皮跳:压力可能导致眼睑痉挛,这种症状称为眼睑痉挛。
-恶心:压力会导致肠胃不适,而恶心是忧虑的常见表现。
-瞌睡:压力荷尔蒙会导致身体内肾上腺素水平飙升,从而导致身体疲乏。
-容易遗忘:虽然压力能使大脑保持警觉,但研究表明,长期压力会导致海马体体积缩小,而海马体负责一些记忆功能。
如何正确地发呆?
1.最好在独处时发呆
在独处时发呆有助于保持大脑健康。在与他人交谈时发呆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够专注的表现。
2.确保环境安全
在发呆时,人们往往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反应较差。如果您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中,例如驾车或过马路,最好不要发呆。
3.给头部以支撑
如果可以将头部靠在椅背上或用手臂支撑头部,发呆效果会更好。这是因为头颈肌肉放松更有利于产生放松反应。
4.使自己尽可能放松
如果难以迅速放松自己,可以回忆以前经历过的轻松愉快的场景,例如身处于温暖舒适的海滩中。
5.结合深呼吸
还可以结合深呼吸进行发呆,特别是腹式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腹部肌肉上,主动收缩或放松腹部肌肉,进行5-8次缓慢的腹式深呼吸。这不仅可以减轻压力,还可以增加大脑的氧气供应。
小提示:
并非所有的“发呆”都对健康有益。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来说,经常不自觉地发呆可能与疾病有关,需要及时就医检查。